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垠)近日,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特聘外专千人、美国科学院院士唐纳德·E·坎菲尔德教授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张水昌教授牵头的国际联合研究小组,通过对我国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距今约14亿年到11亿年)黑色页岩中铬同位素的系统分析发现,中元古代大气氧含量高于现代水平的1%,这与早期华北下马岭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再次证实中元古代大气氧含量远不是国际普遍认为的小于现代水平的0.1%。本项成果已于近日发表于《自然·通信》。
该成果是对早期华北下马岭组工作的延续。为进一步明确中元古代大气氧含量,研究团队此次选择聚焦华南神农架群,系统采集神农架群剖面样品,提取其中能够反映古海水信息的自生Cr(铬同位素)组分。最终,53Cr同位素的明显富集,为中元古代大气氧含量高于现代水平1%的估算提供了强有力证据。
中元古代链接了16亿年前的古元古代和10亿年以来的新元古代,在地质历史上被称为“无聊的中世纪”,它的大气氧含量一直备受学界争议。之前的研究认为,中元古代低的大气氧含量可能是使得真核生物演化停滞、后生动物延迟出现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中元古代研究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颠覆了国际学术界的传统认识。
张水昌教授等人研究提出,后生动物在新元古代出现可能并不是受控于大气氧含量,而应从动物演化基因或者其他方面进行解释,这为当前地球环境与生命的协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考,也为中元古代含油气系统有效性评价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