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健裕(左一)指导质检员进行天然右旋龙脑质检受访者供图 |
特有范儿
“你回去吧,我们不搞研发。”时隔十多年,华南理工大学苏健裕博士至今记得初到企业时面临的窘境。
2008年,他作为广东省第一批企业科技特派员,兴致勃勃来到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应制药),却迎来当头一棒。他没有退缩,而是从该企业“拳头产品”双料喉风散的配料天然右旋龙脑入手,建立起规范的梅片树种植基地,实现了高纯天然右旋龙脑的国产化,从而解决了企业原料“卡脖子”问题,并协助企业建立了研发体系。十年过去了,他也从原来一年一签的企业科技特派员成为嘉应制药的长期合作技术带头人。
努力化解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这个项目我已经做了很久,感情特别深厚。”苏健裕如是说。
2008年,苏健裕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共同启动了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抱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想,他成为广东省第一批企业科技特派员。
“我的研究方向是抗菌药物制备与生物利用,这和嘉应制药相当对口。”可现实很骨感,开头的一幕让他特别郁闷,“但我也不能一走了之”。没有做研究的日子,他为嘉应制药整理技术资料,细细琢磨如何改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在此过程中,他有了一大发现。
双料喉风散是嘉应制药的“拳头产品”,其主要成分天然右旋龙脑我国长期依赖进口。上世纪80年代,嘉应制药的前身梅州制药厂与华南植物研究所合作,在广东省梅州地区发现一种梅片树的枝叶富含天然右旋龙脑,并建立了一批种植基地。后因种种原因,项目中断。
“我国仅有3个地方适宜种植梅片树,从种植品质来看,梅州又是最优之地,可媲美国外出口的最高标准。”苏健裕想重拾这个已经完全荒废了的项目。他的想法得到嘉应制药全力支持,还特意安排了2位员工协助他。
天然右旋龙脑实现国产化
摆在苏健裕面前的困难不少,首先他必须找回已散落到当地农户手中的原种植基地。
荒废多年的基地,杂草丛生,苏健裕天天在此穿行寻找现存的梅片树,以筛选出天然右旋龙脑含量高的树。“大概筛选了有近5千株才找到合适的树,接着用此培育出20多万株幼苗。”他研究了梅片树苗无性化繁殖技术,建立起规范的中药原材料种植基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料短缺的问题。
原料有了,如何提取右旋龙脑成分?传统工艺加工粗放、生产效率较低,产品功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附加值较低。为了更科学、高效地提取该成分,他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一体化的卧式螺旋推进式超声冷却结晶机,采用负压球形干燥设备,从而使得天然右旋龙脑提取率提高了13.1%,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实现了高纯天然右旋龙脑的国产化。仅此一项,每年为企业新增利税近1000万元。
此外,他还对双料喉风散进行“二次开发”,研发出双料喉风凝胶剂、双料喉风含片等;联合其他科研人员发现天然右旋龙脑可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增敏剂,从而开拓了其应用领域。
苏健裕协助嘉应制药先后组建了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广东嘉应制药名优中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功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公司形成梅片树无性繁殖、高纯度国产梅片、双料喉风粘附含片等自主核心技术。2011年获批成为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本土原料走进韩国公司
2013年,一位种植农场主找到苏健裕,表达了合作意向。在他的牵线之下,嘉应制药和该农场主共同成立了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开展高产天然右旋龙脑的梅片树种植、提取纯化及高附加值生物医学应用。苏健裕为该公司组建了技术团队。
“华清园公司已经种植5000多亩的梅片树基地,将在接下来三年时间里再扩种3万亩,最终种植基地规模将达10万亩。”他透露,该公司近3年每年利润增长率为30%,去年产值近2100万。目前产出的天然右旋龙脑已作为原料供应给嘉应制药,不仅解决了双料喉风散原料的来源问题,还成了嘉应制药新业务的发展亮点。“该产业不仅是公司的优势产业,更有望成为梅州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我们还将开发天然右旋龙脑在空气清新剂、按摩精油、护肤品等其他领域的应用。”据苏健裕透露,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天然右旋龙脑已有少量出口韩国,用作化妆品原料。
在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山区农户脱贫致富,现已解决了200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其中农村妇女达70%。
“通过企业科技特派员搭建的平台,不仅提升了企业研发能力,也推动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产业化,为学校的学科从传统向现代提升提供了支撑。”回想这几年来的经历,苏健裕最大感触是,科研人员一定要放下架子,“亲近”企业,解决实际需求,真正为企业带来利益才能赢得企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