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0日 星期五
面对消费升级,国货需借助品牌力量

杨 仑

    日本电饭锅、荷兰婴儿奶粉、泰国乳胶床垫……近年来,国人的扫货能力已经无需再次证明,买空几家药妆店、婴幼儿商店简直不能再算“新闻”。

    国产产品质优价低的问题,近日引起了舆论关注。媒体报道称,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不懈创新升级,产品媲美同类进口产品,但在市场上仍“抬不起头”。

    一般来说,对外国商品的喜爱源于其质量更好,设计精美。可在某些领域,国产产品日益接近甚至超过国际水准,消费者却依然没有“回心转意”。受困于品牌形象无法提升,个别厂商甚至被迫降低商品品质,重新回到利润微薄的中低端市场中,这应该引起重视。

    必须说明,消费者不应为自己的选择而受到指责。从消费心理角度分析,人们热衷于进口商品很大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进口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高品质的形象;而且进口产品在工业设计、产品气质方面更有优势。

    想要扭转这一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面对这样的困境,国货想要扭转乾坤、挺直腰板,需要在品牌美誉度方面苦练“内功”。一方面,厂商需要珍惜羽毛。如今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要实事求是、合法依规地宣传产品亮点。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建立健全商品质量评价体系,告诉消费者国产商品好在哪里,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把优秀的国产品牌扶上马、送一程,日积月累方见其功。

    这方面,我们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消费活动中几乎看不到质量评价体系的身影。传统国标相对消费者需求而言比较低,导致大量小作坊产品涌入市场。缺乏鉴别能力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缺乏参考依据,客观上助推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

    另外,我们正迎来消费升级时代,消费者对质量好坏的评判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从能用到好用,再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在工业设计、品牌语言等方面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尴尬的是,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级设计大奖,依然集中在国外。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品牌并不缺乏制造升级、品牌迈上更高台阶的案例。在国产产品质量过关、亟待迈进更高端市场时,打造一个消费者信任、权威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国产精品从清一色的“合格品”中脱颖而出,更有底气地参与到国内、国际的竞争中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