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近来,“关键核心技术”成了社交网络高频热词,小众、高冷的科技话题走进大众视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令许多人心有戚戚焉。“自主创新”遂成情意结,气势不输几十年前的“自力更生”。
与几十年前有所不同的是,今天我们搞的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的,“要坚持开放合作创新,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精准选择合作领域,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强化创新伙伴关系”。
科学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中国做不到,德国、日本做不到,就连美国也做不到。
历史地看,即使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搞自主创新也并没有完全屏蔽外界。“两弹一星”事业,就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留学归国的科学家,将其掌握的当时的世界先进技术结合中国实际再创新;工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合作的156个重大项目,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大型成套设备和生产线,这些都是我国自主能力提升和技术水平进步的基础。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技术合作交流不断扩展、加深,激发和释放了源源的创新活力。历经40载“跑步前进”,我们的技术水平、产品档次正加快从中低端迈上中高端。尽管“追赶”的基调并没有变,我们仍能看到:在不断扩大开放中搞自主创新,驱动着追赶进程,距离在一点点缩小;目标也随之变大,而且轮廓越来越清晰。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开放是“绝对”的,我们甚至无从选择;自主是“相对”的,我们可以、也必须尽可能多地争取主动权,特别要避免在开放的国际分工市场环境下,对引进现成技术升级产品获得利润的短期行为过度依赖甚至沉迷。所以,随着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上,我们更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哪些是今天不得不引进但将来要实现国产替代的,哪些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攻关并取得突破的。如是,在充满“诱惑”的环境里强迫自己苦练“内功”,才能在自主能力不断提高中得到平等的开放,又在进一步开放中实现更高层次的自主创新。
走中国新时代自主创新之路,谈开放合作要以自主创新为主导,谈自主创新又要以开放合作为基础。这条路既不排斥“拿来主义”,又强调以我为主,走起来真是一点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