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
南开探索科特派帮扶企业新模式
借“娘家米”到企业“走婚”
本报记者 孙玉松 通讯员 马 超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于恺(左一)在实验室指导企业技术人员。受访者供图

    检测、分析、手把手地教工人解决技术施工难题……6月4日,高温炙烤着大地,可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总工程师李维尊仍准时出现在了奥为(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地上。作为派驻企业的科技特派员,他每周都会拿出两天时间到企业工作。不仅如此,他还把学校实验室的先进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带入奥为公司,利用学校的研究设备攻克生产过程中核心难题……“我们帮助‘婆家’发展,离不开‘娘家’的强大支持,我们是带着‘嫁妆’去企业‘走婚’的。”李维尊笑着说道。

    记者了解到,南开大学出台了系列措施政策鼓励派出的科技特派员借助学校的科研设备等资源,为所服务的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革新,不仅让所帮扶的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也加速了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的速度,实现了校企双赢。

    高校实验室成企业后盾

    “我们特别感谢李工和南开大学,他帮助我们攻克了在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技术难题……”6月4日,看着李维尊忙碌的身影,奥为公司负责人黄磊感慨地说道。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奥为公司开创时上马的第一个项目是以实现种养一体化、形成绿色循环为目的的健康猪饲料生产。然而,黄磊调研时发现市场上现有的饲料生产装置均为20—30米高的纵向塔式结构,这种设备不仅价格高昂,也很难进驻新厂房。

    “如何在5米高度的空间内设计新的进料、混合、配料生产工艺?”正当黄磊一筹莫展时,李维尊作为科技特派员来到了企业,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困难后,他带领企业开发人员一起进入了南开大学的科研实验室,展开攻关。三个月后,奥为公司成功研发出了国内首套配合饲料卧式生产装置并投入使用。“设备研发出来了,市场也一下打开了。”黄磊介绍,相比市场上的纵向塔式装置,该设备总成本节约50%以上。该技术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

    在李维尊的帮助下,奥为公司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目前已独自拥有授权专利技术8项,申请专利技术7项。

    记者还了解到,不仅帮助企业研发设备,只要时间允许,李维尊就会带领企业的开发人员到学校的各个实验室和研究所观摩、取经。经他牵桥搭线,南开大学厨余垃圾降解、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秸秆废弃物高值转化等先进技术,也得以走出实验室,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引入了奥为公司,他还牵头为企业申请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集约化蚯蚓养殖技术成果转化与实施”,天津市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动物用多功能益生菌剂关键技术研发”,以“城市厨余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应用及示范”为主题参加企业创新创业大赛……

    120多名科特派拿到“特权”

    “科技特派员一般到企业服务2年,由于时间有限,原单位管得松散,以往人派出去就容易‘放羊’;而到了企业后,因为不是正式员工,也无法有效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加之企业的科研专项经费和研发设备等都有限,也影响了科技特派员的创新积极性,也难以真正帮扶到企业。”从2014年成为南开大学首批科技特派员,到如今被任命为分管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科技处负责人,欧来良始终没有停止对科技特派员管理模式的思索。在欧来良眼中,学校开放了实验室和科研设备,又拿出好的科研成果帮助企业,就好比给每一位进驻企业的科技特派员都带上了一笔丰厚的“嫁妆”。“科技特派员好比嫁出去的姑娘,要想让她们在婆家真正的站得住脚,作为娘家人的学校就得多提供支持。”欧来良风趣地说道。

    生命科学学院马挺基于南开大学在生物农药发酵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天津诺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微生物农药多杀菌素的研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丹红受聘为天津国隆化工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致力突破“高镍低钴三元材料的热稳定性”技术瓶颈,并促进“水热法合成钛白粉”科技成果转化;物理学院王斌发现他所服务的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存在一些技术需求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他面向南开大学寻找优势科技资源,协同南开大学其他教师、学生,与公司展开合作,努力促成企业与高等院校的有效对接和结合,共同申请天津市科技支撑项目,并获得资助……如今和李维尊一样,南开大学120多名科技特派员都拿到了如此的“特权”,学校的实验室都因为科技特派员而向企业开放,许多老师教授也因此而成为了企业科技攻关的最大依靠。

    “学校能把科研设备和科技资源开放出来,就是给我们科技特派员们最大的支持,这也能鼓励我们更好地为企业解难题,我们创新底气也就更足了。”李维尊说道。

    “嫁妆”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记者了解到,自从“嫁妆”模式施行以来,南开大学的科技特派员们在企业核心产品开发、核心团队培育、帮扶企业长期战略规划、创新平台建设、课题申报、专利成果购买转化等方面结出了累累硕果:仅去年一年,南开大学科技特派员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实现成果转化42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60项,搭建各种创新平台39个,帮助企业引进培养人才134人次,联合承担项目55项,协助企业申请专利146项。

    “如今,我们的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特别好做。几乎所有的科技特派员都与派驻的企业在前期多多少少有过合作,或共同申请并获得过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或有过实质的产学研合作,在此基础上选拔的科技特派员更熟悉企业情况,在帮扶企业过程中也就更具针对性。”欧来良介绍说。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鼓励扶持科技特派员能安心地在企业服务,今年春天,南开大学还还修订出台了《南开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实行)》及实施细则、《南开大学校企联合科研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其中“收益分配办法:学校原则上提取80%作为对成果完成人的奖励,提取10%作为对学院的奖励,其余10%归学校”等规定,鼓励并促进科研人员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合作,推动成果转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不足的问题。

    “如今的制度,不仅让我们找到了存在感,有了用武之地,也让企业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发展,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转移,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多方共赢。”王丹红说起自己的工作,充满了自豪。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