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
数字孪生、无感支付,让未来城市更智慧
本报记者 郭 科

产业界

    城市各类信息的共享、城市大数据的挖掘利用等,是当前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议题。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元化的数据资源,为城市管理和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在近日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两个新词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数字孪生与无感支付,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两种具体应用场景。

    数字孪生:建一座“虚拟城市”

    “‘数字孪生’将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一种发展方向。”软通智慧总裁冯嵱告诉记者,“数字孪生”是从虚拟制造、数字样机等技术发展而来,是以数字化方式为物理对象创建的虚拟模型,来模拟其显示环境中的行为,最早被用于工业制造领域。而将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是基于创新的数字孪生技术与全域数字化融合,将物理城市精准映射到虚拟环境,形成数字城市;再通过城市科学模拟与仿真系统对城市进行科学预测,为城市管理者与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辅助,助力城市的发展规划和运营管理、产业转型与善政惠民。

    概括而言,“孪生城市”就是将城市管理的各种数据映射到网络虚拟空间的数字模型,是数化万物与AI技术的具体体现。

    AI算法为实现数字孪生提供了技术支持。它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智能搜索分析,进行自我识别、自我判断,形成人们可见的自动驾驶、自动监控、自动生产等。一方面,AI算法方面的突破,让自动识别速度既快又准;另一个方面,5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的极大提升,让人工智能和城市的各种场景结合在了一起。比如运用到自动驾驶领域,原本是汽车有一套独立的智能驾驶系统,道路有一套独立的智能网联道路,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他们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解决出行问题的整体智慧方案。

    冯嵱表示,目前软通智慧已经将大数据和AI技术运用到了城市的科学规划、产业分析、舆情监测、精准扶贫、公共安全、交通出行、节能环保、文化旅游、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他们以城市为平台,提供综合的大数据应用和运营服务,逐步覆盖了政府、产业、民生的方方面面,使城市更加宜居和可持续发展。

    与以往相比,孪生城市AI技术的运用将极大提升城市各部门协调管理的自动化。比如,生态环境网格化监测云平台护航智慧环保应用,在降低政府投资风险、规范监管执法、实现部门协调等方面实现了“全空间、全区域、全过程”的动态化智能管控。通过这些AI技术的应用,为政府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决策依据和大数据支撑。

    无感支付:量身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

    如今移动支付、智能信贷、智能投顾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整个社会在朝着数字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切智能的应用一定是先有数据,数据足够大,智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的维度越来越多,如何把包括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AI技术应用到金融服务等垂直领域的实践之中,渗透到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凡普金科创始合伙人、爱钱进总裁杨帆表示,未来金融将是“无感支付”。当你身处某一金融需求场景之中,一套完善、合理、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便能够自动生成,大家只需简单的操作,就能轻松获得最佳的金融服务方案,真正实现“当你需要时,它就在那里”的无感体验。

    在技术上,需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用于风控、建模等领域。杨帆告诉记者,他们的数据科学家研制了一个RNN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机器自动挖掘数据,进而找出一些特定的特征,然后再提取这些特征为用户提供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他们自主研发了FinUp云图风控系统,以及自动建模机器人——水滴和春风,并将这些AI技术用于多项业务中。

    “通常的建模过程,是由建模师针对这些数据和样本的结果,去进行调优,非常费时,可能一个模型从有数据,到最终模型建成,要消耗几个月的时间。而通过自动建模机器人,可以把中间调优的过程、特征搜索的过程,完全由机器来完成。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我们建模的速度还在加快。” 杨帆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