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面面观
本报记者 杨 仑
磕掉靴子上的泥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彦荣急匆匆地走进了实验室,刚刚从田间回到单位,她急着对取回的杂交粳稻样本进行生理指标测定。
5月31日,记者在辽宁农科院见到北方杂交粳稻科研团队时,他们的“宝贝”种子正在参与两项重点研发计划。
就在一个多月前,他们刚刚凭借“北方杂交粳稻育种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拿到了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回忆领奖时的心情,主持此项目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隋国民用百感交集来形容:“没辜负前辈科学家交给我的担子,这些年的冷板凳没有白坐。”
为了掌握北方杂交粳稻的核心技术,辽宁农业科学院3代科研人员付出了50年的时光。
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分布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利用杂种优势获取更高亩产量的杂交水稻已广为人知。从事杂交籼稻研究的袁隆平院士早已誉满全球,但很少有人知道,北方杂交粳稻发轫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前辈科学家杨振玉先生。
如果说杂交籼稻的研究好比“大海捞针”,那么杂交粳稻的诞生属于无中生有,需要由人工“创造”。上世纪70年代初,杨振玉先生首创“籼粳架桥”制恢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攻克粳稻杂种优势难关,北方杂交粳稻一时风头无两。
但上世纪90年代末,北方杂交粳稻研究陷入低谷。“一方面,常规粳稻各项技术不断进步,产量大增,使得杂交粳稻优势不再明显;另一方面,杂交粳稻本身制种产量低、纯度差等问题凸显。”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杂交稻育种研究室主任张忠旭说。
最艰难的时光,研究人员流失、研发经费少得可怜,北方杂交粳稻奄奄待毙。“没有科研经费,杂交粳稻只能作为常规稻研究项目中的分支,拿到少许经费,但与实际科研需要相比不过杯水车薪。”隋国民感慨地说。
虽然放弃的声音不绝于耳,但科研人员却始终信心十足。“杂种优势是科学真理,是正确的,我们始终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来。”王彦荣说。
杂交粳稻育种、制种过程最讲究隔离,像现在会使用玻璃温室大棚进行试验。但受困于当时资金窘迫,研究人员连买大棚的钱都拿不出。只好自己动手,男同志负责搭铁架子、干体力活;女同志坐在缝纫机前,裁剪无纺布,搭出一个简易大棚,建设人工隔离区,坚持研究。
几十年的冷板凳没有白坐。辽宁省农业科学院3代科研人员的努力,换来了从基础理论、育种技术、品种选育、制种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全面突破。首创了大柱头、高外露率粳稻不育系选育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解决了杂交粳稻制种产量低这一难题,将北方杂交粳稻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专家点评
坐得住冷板凳,乐于奉献,勇于长时间地攻坚克难,是科研人员的本分。这一点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几代科研人员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杂交粳稻的发展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正是有杨振玉、华泽田、隋国民、张忠旭等一批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坚持,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果。没有他们的坚守与付出,北方杂交粳稻也许早就不复存在。
耐得住寂寞,是科学精神的注解之一。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在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追求真理的磨砺中获得。一方面,科研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反复试验、验证和长期坚守;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要抵御各种诱惑干扰,淡泊名利,孜孜以求。只有有情怀、敢担当的科研人员才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脚踏实地,为科学事业默默坚持,甚至奉献全部人生。
(点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