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非(Nano-Micro Letters 主编): Nano-Micro Letters关注的纳米/微米研究领域是目前比较热门的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受关注,经常能得到快速地传播,但传播的精确性不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我们的信息能够快速地被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获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新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精准推送。当然,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做的还更多,比如,它可以帮助期刊对文章信息进行更好地简化和图像化以推动出版形式进化,机器翻译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语言障碍,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
Valda J. Vinson(Science 副总编): Science非常关注研究数据的透明性和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我们要求作者对支持其文章结论的所有数据进行公开,可以公开在文章中、补充材料中或者数据库中。同时,我们也会在评审过程中格外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研究的可重复性。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的文章将能够被科学界所信任。在科研成果传播方面,我们有专业的团队来进行多种途径的传播,包括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对于大众和科学界关注的主题,我们也会出版专题来进行集中讨论,增强对特定话题的传播效率。 |
Andre And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主编): 由专业的研究人员担任编委并组织同行评议,对于保障同行评议的公平性和文章质量至关重要。专业的编委也可以帮助期刊把握各个细分研究领域的最新、最重要的发展潮流。数据开放是目前整个科学界的潮流,我们也已经要求作者公开原始数据,但要注意的是,合理存储数据,使它们在10年、20年后还能被正确地提取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
Volker Pickert(IET Power Electronics 主编): 数据公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元数据保证数据能够被正确地展示、理解和重复利用,是达到数据公开最终目的的前提保证。现在还有一种潮流,是要求公开审稿人的身份,这一措施对于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交流很有帮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困难。在工程领域,中国是领先国家之一,所以,我们也在考虑出版中文文章。同时,我们也会非常积极地参加在中国或其他非英语母语国家举办的学术会议,以触及更多的相关领域一线研究者,并更好地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把握期刊的引导方向。 |
Peter Lee(Immunity 主编,Cell Press 总监): 除了为高质量研究提供发表平台,期刊还能够为学术界提供价值导向、推动科学研究。在开放科学趋势中,细胞出版集团正在利用最新技术更好服务研究者,我们努力帮助研究者快速获取他们关注的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并为其后续的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流程提供帮助。在学术成果传播活动中,社交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科研水平近年来发展快速,我认为,文章数量先增长、文章质量随后提高,是一个自然的发展历程。 |
Philip Campbell(Nature and of the Nature publications 总编): Nature通过高质量评审,来帮助研究者提高研究水平、完善研究成果。自然集团有相应的制度,来支持数据公开和预印本发表。但推动数据公开不只是期刊的责任,政府和资助机构也需要改变。比如,目前的很多资助项目中,还没有专门的资金来支持数据的开放和数据库的建设。对于每一篇可能得到公众关注的文章,我们都会联系媒体,使之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我在中国工作了几十年,目睹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科学家已经可以在应用领域和部分重要基础研究领域中做出突破性成果。 |
李党生(Cell Research 副主编): 技术发展对期刊有重要影响。我们要用技术,但也不需要沉迷技术。如果能够用最少的技术,来达到办刊宗旨,将是最好的做法。除了传统的传播手段,Cell Research还会在学术会议上免费发放针对该会议主题的文章合订本,并通过邮件,向可能对特定研究成果感兴趣的国际研究者进行推送。这些传播方法的效果都很好。 关于中国的科学研究,我认为在未来还有两点需要继续提升。一是资金的投入还要继续增长。二是要提升科研文化。我国的科研及相应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和学习西方科研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做出创新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
肖瑞平(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副主编): 在文章评审过程中,我们会更注意统计和分析的准确性,保证作者的原始临床数据能够支持其结论。在数据开放中,我们也会格外注意隐私保护等问题。NEJM开办了中文网站,对部分高水平文章进行全文翻译,并提供文章评论等其他信息。 作为深度接触过西方科研体系、现在在中国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者,我个人对于中外研究水平的差异深有感触。但我认为,现在的差异是因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科技快速发展历史还很短。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积累人才和改善科研环境。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周维海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