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科考船新华社发 |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房琳琳
5月27日,上海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上海论坛”今年如期召开,14个分论坛中,“全球化北极”系列议题首次列入其中。
这是自今年1月26日《中国的北极政策》正式发布以来,由国际、国内科技界和教育界共同努力促成的高质量对话平台,也是俄罗斯、加拿大、英国、挪威、芬兰、丹麦等国的权威科学家第一次来到中国,共同讨论北极的全球治理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大国责任。
参与北极治理体现中国的大国责任
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博士后桑娜·考普拉即将出版《中国和大国责任:应对气候变化》一书,该书表达了对中国角色的期待:“自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碳排放大国,被国际社会寄予厚望——在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方面具备实际领导力。”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米歇尔·拜尔斯教授说,一直以来,中国都是联合国海洋法等各种多边协议的维护者。他举例,在多国达成的不在北极公共海域捕鱼并开展国际科学合作研究的多边协议中,中国也签署了相关协议,说明中国在参与特定区域治理中体现了大国担当。
桑娜·考普拉呼吁,中国不应仅作为全球共同事务的规则跟随者,还应力争成为规则制定者。“中国将是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的角色,在国际法框架下,在尊重北极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开展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北极治理的活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和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张耀回应。
分论坛主席拉普兰大学教授莱西·黑尼嫩提到,在其组织编撰的《2018北极年鉴》中,将有两个章节专门讨论新增的“中国和北极”议题。
北极科技跨国合作需中国更多参与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陆地—大气地球系统研究所马库·库尔玛拉教授做了很多大气污染的研究,其团队已开展了从全球变暖、人口变化、洁净水、大气质量到地面系统与大气反馈新机制的跨学科研究。这项国际合作,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和俄罗斯的科研机构都参与其中。
赫尔辛基大学陆地—大气地球系统研究所研究协调员乔尼·库简苏认为,中国参与极地研究是好事,有利于制定适合北极地区发展的全球政策并进行效果评估,以期让科研结果的影响范围超越科研界本身。
俄罗斯北方(北极)联邦大学校长艾莉娜·库的利亚斯霍瓦教授认为,在北极研究国际机构网络中,中国研究力量不应缺位,只有各利益相关方共同认识北极,才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北极。
布局北极科技研究力量是当务之急
相对于俄罗斯、加拿大、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等北极圈高纬度国家,中国与日本、韩国等都是后来者,三个国家已就北极政治经济学等社科课题展开国际合作。此外,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海洋研究有优势的机构,也开展了船体钢材、遥感、海冰监测等课题研究。
但总体来说,中国的北极研究起步较晚,没有全面和系统的学科设置。来自上海迈历船舶科技有限公司的张毅向科技日报记者证实,在其向航运企业提供的精确海洋信息和各类数据中,来自中国科研机构产生的核心数据不足为道。
“鉴于科学研究是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排头兵,因此,梳理现有研究力量并合理设置北极相关自然科学研究方向,是提升中国参与治理北极事务能力的当务之急。”张耀建议。
“未来北极作业新技术”面面观
国际海洋组织最近完成新一轮谈判,禁止高碳排放船只在北冰洋海域通行。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对各国的海洋特别是北极科技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分论坛主席、特罗姆瑟大学—挪威北极大学教授托宾·爱尔托夫特在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陶丁的协助下,组织了数位国际北极科技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同探讨“未来北极作业的新技术”。
与会专家讨论认为,基于轨道卫星、无人机和地面雷达等的多层次综合遥感技术,在海冰监测、搜救等方面,能提供综合的多层级技术架构和优势互补的手段;基于多元过程的系统模拟和基于整体目标的北极船舶设计,为北极航运提供了更为宏观视域的可应用工具;对北冰洋特定航道的经济收益与损失的比较探讨,是各利益相关方开发和利用北极必须面对且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研究室副主任李丙瑞提到,“雪龙”号科考船此刻正在上海休整,今年7月—9月,它将开启第九次北极之行;中国造1.4万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也在建造当中,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科技日报上海5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