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鲵至少有五个物种,意味着每单个种群的大鲵数量比目前统计的还要少。同时,不加区别地进行增殖放流,会给小种群物种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放流物种会污染甚至取代它们的基因。因此,这项研究不仅关乎‘发现了新物种’,也揭示了中国大鲵的危险命运。”
一项刚刚出炉的研究表明,以前人们认为是一个物种的中国大鲵,其实至少为五个物种。这一重大发现一点都不令人高兴——虽然我们要对新物种说“你好”,但悲观一点看,也许不久的将来,就要对它们说“再见”。
是的,我们可能又要亲眼目睹灭绝。
中国大鲵至少有五个物种,为何还会灭绝?这事还得慢慢道来。
大鲵俗称娃娃鱼,因其叫声像婴儿哭声而得名。但如今在野外听过大鲵叫声的,应该是极少数人了。
大鲵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它从3亿6千万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古老而珍贵。中国大鲵,则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野生大鲵数量已经锐减,野外考察难觅踪迹。大鲵这种生物,对水环境的依赖程度很大,迁徙能力又差,神奇的是,它适应能力还不错,挺过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见证了地球的兴衰枯荣,却似乎要在栖息地破碎、种群数量下降的窘境中迎来自己的最终结局。
为了保护大鲵,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了大鲵驯养繁殖试验。虽然近年来野外大鲵种群持续减少,但我国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的发展可谓迅速。为了补充野外种群,就有了所谓的“增殖放流”,也就是将人工养殖的群体再放回到野外环境中去。本文开头提到那项研究的研究者就表示,为了增加野生种群,政府组织了频繁的放流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放流数量达到105918尾。
听起来似乎没毛病?但如果大鲵其实不止一种,这种做法就值得推敲了。
首先,当中国大鲵至少有五个物种,就意味着,每单个种群的大鲵数量比目前统计的还要少,种群情况比我们想象得还脆弱。同时,它也意味着,不加区别地进行增殖放流,会给小种群物种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放流物种会污染甚至取代它们的基因,使不同种类大鲵基因趋同,原有特异性基因消失。
看吧,灭绝可以发生得悄无声息,发生在善意努力之下。正如微博上一位网友所说,有价值的物种保育要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长期以来,我们对自己特有物种中国大鲵的遗传谱系,只是“一知半解”。这种不甚了解,如今看来,也埋下祸端。
所以,这项研究不仅仅关乎“发现了新物种”。实际上,它揭示的是中国大鲵的危险命运;它呐喊的是,要赶紧对中国大鲵的保护策略进行评估改进。再也拖不得了,趁一切还没有太晚太晚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