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借助科技“易容术” 铀矿旧貌换新颜
——中国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创建60周年记者行见闻

本报记者 陈 瑜

    从伊宁城区驱车一个多小时,伊犁盆地南缘乌孙山脚下的居民住宅渐渐稀疏,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片开阔草原。

    看不到露天矿山的巨大采坑,没有采矿设备轰鸣,记者近日跟随“中国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创建60周年记者行”采访团,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山铀业)七三五厂,看到的是一座年产千吨铀矿的现代绿色矿山。

    谈及公司发展的“密码”,天山铀业总经理阳奕汉给出4个字:科技进步。

    新型地浸采铀技术为老矿山“易颜”

    车一进入矿区,两侧海棠树随风摇曳,青杨列队在山岗“放哨”。这里曾是上世纪80 年代中期闭坑的煤岩型铀矿山的“遗址”。高峰时期,数千矿工在忙碌。由于成本高,该矿山封井闭坑。

    几百米外的新矿区却难觅人影。这个千吨铀矿大基地,只有区区百人。

    同一片土地,不同时期的两座矿山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容颜”。CO2+O2地浸采铀技术被认为是易颜的“手术刀”。

    地浸采铀是一种不使矿石发生位移的集采、冶于一体的新型铀矿采冶方法。CO2+O2地浸采铀技术,是让二氧化碳(CO2)和氧气(O2)变成中性地浸采铀的利器。

    天山铀业七三五厂厂长张青林介绍,CO2+O2地浸采铀技术省去了常规采矿方法的井巷、基建和大量的剥离工程,最重要的,解决了开采中耗酸量大、易堵塞的技术难题,盘活了原来难采冶的砂岩型铀资源,成就了我国首个新型千吨级铀矿大基地。

    “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我们掌握的技术可以开采所有类型的砂岩铀矿床。”天山铀业科研开发处处长徐屹群说。

    数字化系统让采矿智能化

    地浸井场,仅手腕粗细的抽液管通过钻孔插入地中,只在地上小露半截弧度,又很快隐埋入地下进入集控室。整个井场完全看不出任何采挖痕迹。

    与常规采矿不同,地浸采铀时并不需要将矿体挖出,但地下铀矿的品位、资源量是动态变化的。

    天山铀业有2000多个钻孔,为提升矿山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天山铀业运用RDS(地浸资源储量动态评价)软件,提升地浸资源管理、生产技术水平。

    坐在天山铀业生产控制中心,可以24小时收集、监控井场、水冶厂的所有信息。与数字化信息相连的另一端,则是无人值守的井场集控室和高度自动化的水冶生产。

    “下一步我们尝试将仪器检测、化学分析结果与数据中心连接。”徐屹群说,“像玩游戏一样,在每一个矿点办公室,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设备仪器进行远程操作。”

    无人机为巡检安上“千里眼”

    作为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地浸矿山,七三五厂矿区东西长达5公里,南北2公里,目前已开拓生产采区20个,采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

    “其中9个生产采区地形复杂,位于陡坡、冲沟地带。”徐屹群告诉记者,由于采区面积大,钻孔数量多,加上近一半的采区地形复杂,特别是大雪、大雨后,车辆及人员难以进入,传统巡检方式造成工作效率低、巡检不能全覆盖等。

    七三五厂试点引进了无人机,对采区钻孔巡检和安全维稳巡视。

    “无人机视角广、视域清晰、巡航速度快,在采区巡视时无死角,能够及时反映采区地表情况。”在徐屹群看来,无人机的应用,让天山铀业地浸矿山智能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