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2日 星期一
破解集成电路发展难题

本报记者 过国忠

    全国政协委员、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新要求,为集成电路产业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高亚光指出,集成电路设计业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最前端,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我国集成电路连续5年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特别是CPU/DSP、存储器、FPGA和高端AD/DA等大宗核心产品依然严重依赖进口,给国民经济和国家网络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鉴于集成电路核心产品的设计和研发难度较大,需要大力度长周期的持续投入,高亚光建议,改变目前多部门碎片化的支持方式,从国家层面确定一批拟重点突破的核心产品,在公平择优的基础上,每个产品集中力量支持1—2家重点企业(或企业联盟),加大支持力度,持续跟踪支持,以激励企业紧盯目标,持续攻关,同时也充分体现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国家意志。

    同时她也提到,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国产设备和材料产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关键设备和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国产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因为进口关税,导致整机价格反而高于进口。她希望,国家抓住新一轮国内各地纷纷建线的高潮,加大对国产设备和材料的扶持,建立设备材料研制与生产制造用研结合的协同机制,同时减免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以增强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市场竞争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