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有话说
四川大凉山以山高沟深闻名,赶羊沟、菠萝沟、杨家沟,沟沟偏僻,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就建在这些距离市区60多公里的深山老沟里。
这里是北斗的“摇篮”。从2000年10月31日的北斗“首发”到2018年2月12日的“一箭双星”,已经有总计29颗北斗卫星在西昌发射升空。
最近几年,北斗进入密集组网期,西昌也担起越来越重的发射任务。天南地北的航天人,奔赴沟里的发射场,有的候鸟一般来去,有的则把根扎在了这里。
罗启富已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程师的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1995年,计算物理专业毕业的罗启富来到这里,做起数据处理工作,“我的专业很对口,大学时的系主任就参与了中国第一代火箭的数据处理。”罗启富说,“火箭发射时,各个观测点的数据会汇总到我们这里,通过数据处理,判断火箭的飞行状态。”
回忆起刚工作的时候,罗启富感触很深,当时数据处理水平有限,结果一乱,大家就误以为火箭出了问题,常把指挥机关的人吓一跳。“每次任务都警告好几次,警告了警告了,取消了取消了,反反复复提心吊胆。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情况了。”“假警报”绝迹的背后是罗启富和同事们数十年的火箭数据模型推演和优化,处理结果更精准,也为相关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人在西昌,罗启富却从没看过火箭发射,“职责要求,开始还好奇,后来就习惯了。”觉察到记者似乎为之遗憾,他赶紧说,“没关系,我们看到数据就知道火箭是什么样子了。”边说边笑,又带点不好意思的局促。
每当发射时,他会和同事们一起待在指挥大厅旁边的小房间,用提前准备的多套算法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最长的一次,他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从提前几小时进场准备到火箭最终脱落入海,计算强度之大令他至今印象深刻。
罗启富是辽宁人,早些年回趟老家要花3天时间,如今母亲和爱人都一起在西昌生活,孩子则去了外地读大学。这是很多航天科研人员的常态:老家相隔千里,基地像家也不像,“不买房置地,吃住都是集体安排,两点一线,生活简单。同事退休后多选择回老家、去成都或投奔儿女。”罗启富还没打算那些,他保持着对同领域先进水平的学习和跟踪,“好好干,争取多干些年。”
群山之间,火箭搭载卫星立于发射塔架上,待01指挥员“点火”令下,于骤然升腾的火光中直入天空。西昌山沟沟里这壮观一幕,未来几年还将不断上演,数以万计像罗启富一样的科研人员,也将继续托举北斗成为太空中注视地球的“中国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