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2月5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5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德国科学家建成了全面的全球海洋及陆相气候记录网,发现从末次盛冰期以来,全球气候多变程度下降至之前的四分之一,赤道和两极的气温差异缩小亦与气候多变性降低有关。这表明,随着北极变暖加速,多变性会继续减小。
气候多变性的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不亚于全球均温上升。此外,多变性的变化幅度可以很大,比如,此前对格陵兰岛气候数据的分析表明,从末次盛冰期到全新世(过去11500年间),气候多变性大幅降低。然而,该现象只限于格陵兰岛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此前一直不明确。
鉴于此,德国阿尔弗雷德—瓦格纳研究所科学家基拉·雷费尔德及其同事,此次组建了一个迄今最全面的全球海洋及陆相气候记录网络。分析表明,从末次盛冰期到全新世,气温升高了3℃—8℃,与此同时,在过去几百年到千年的时间尺度上,全球范围内气候多变性下降到了之前的四分之一。其中,热带地区气候多变性有了小幅度减弱(1.6倍至2.8倍),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下降程度更高(3.3倍至14倍),而格陵兰岛的气候多变性降幅可谓巨大,达到70倍。这证实了之前的结果,也确定格陵兰岛存在异常于全球趋势的变化。
同时发表于《自然》杂志的另一篇论文中,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研究团队使用一份来自西南极冰核的水同位素记录,来研究南半球每一年的气候差异。研究表明,纬度更高的地方,末次盛冰期的气候多变性比更暖和的全新世几乎高一倍。科学家提出,这些变化并非由变暖造成,或者说并非是从赤道到北极的气温梯度直接导致的,而是由北半球冰盖消融乃至全球大气循环改变引起的。
总编辑圈点
气候多变性程度下降会怎样?这是个有点抽象的命题,很难让人将其和什么具象的后果联系起来。实际上,气候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自然因素,物种的物候、行为、分布和种群大小、生态系统结构等都与气候相关,并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但如果这变化的速度太快,生物跟不上它的节奏,很有可能就会挂掉。气候多变性程度下降,它还不只是一个结论,也可以是一个引子、一个论据,让科研人员进一步审视极地冰盖融化对全球气候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