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产业光电公司科研人员在进行半导体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研发 受访者供图 |
第二看台
“今后我们在创业、子女入学、住房、医疗保健、签证等方方面面,都能享受‘国民待遇’了。”不久前,作为首批拿到长春新区颁发的中国“绿卡”的外籍人才之一,中国一汽集团研究总院高级技术总监张珂高兴地告诉记者。
“我们始终把打造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作为目标,突出科技立区、项目立区,不断集聚金融要素,提升人才支撑能力,科技创新活动日益增强。”长春新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鲁洪信心满满。长春新区去年被国务院批复为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长东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从新产品新技术到新成果新动能,如今的长春新区里,创新发展的氛围正日益浓厚。
激活“人才磁铁” 让高端研发“迈开脚”
在长春博讯生物科技公司,时成波正带领团队研发一个用于孕妇和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的项目——人IGG亚型分析试剂卡。
“这个试剂卡研制成功后,能比较准确地预测、预防新生儿的溶血病,我们想在2019年完成临床试验。”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产品一旦投入市场,不但能够填补国内该检测领域的空白,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有全新提升。
有项目、缺人才,研发始终迈不动步,这曾经是博讯公司的困扰。然而随着近两年长春新区开始激活“人才磁铁”,引项目、搭平台、落政策,公司“缺人”的后顾之忧得以缓解。“时成波就是2017年长春新区为我们引进的高技术人才,关键技术能够在自己手中得以突破,这比给我们资金支持还要让人兴奋。”公司总经理陈维佳激动地说。
长春新区自2015年获批国家级新区后,就不断构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速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目前,已引进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3.3万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1人、归国留学人员441人、外籍专家163人。
整合金融资源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依托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长春新区在吉林省率先推出了科技“创新券”制度,通过政府买服务、企业用服务的方式,减免企业在初创注册、高企认定、知识产权申报、上市融资等时期的全部或部分费用,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吉林省隆创医疗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遇到资金压力时,金融平台帮我们对接了20多次服务,包括股权、抵押融资、股权质押等等,最终我们取得了邮政储蓄的低利率纯信用融资,公司终于度过了难关。”董事长李富平说,“在长春新区的支持下,我们还在工信部主办的创新创业大赛智能包装行业赛中摘得了全国冠军。”
经过一年的发展,长春新区的金融平台已经涵盖了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固定资产抵押、税收信用贷款、股权质押等各种类型的金融资源,“我们希望金融能更多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大胆创新金融产品,共同实现科技与金融的互补发展。”北湖科技园总经理喻专表示。
立足科技项目 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建设科技项目,发掘项目资源,帮助企业谋划、开发、争取科技项目立项……过去一年,长春新区指导和组织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14项,申请资金支持总额3亿元。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3户,公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9户,认定数量创历年新高,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60户。
同时,长春新区还开通运行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平台包含政策指引、研发服务、金融融资等7大板块、20余项功能,实现了信息收集、分类统计、在线服务等综合服务管理功能。截至记者发稿时,平台累计点击量11.7万余次,注册用户982家,其中科技企业537家、服务机构70家、孵化载体29家、高校实验室21家,企业通过平台可实时关注到最新政策发布、科技动态和融资渠道等。
从人才平台到金融平台再到服务平台,一系列的好平台、好制度,也带来了科技型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成立仅3年,长光宇航复合材料公司承担完成40多项国家航空航天工程配套项目,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0%;国内规模最大的基因工程制药企业长春金赛药业,每天有近4万支药物生产下线;国内唯一研制高性能COMS图像传感器的企业长光辰芯公司,近三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0%;长光卫星公司成功发射我国首颗商业遥感卫星“吉林一号”,目前已有8颗在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