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刘在民:寻找扶贫的幸福感
刘在民(右一)在田间地头为当地群众答疑解惑

特有范儿

本报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杜寒三

    “来小伙子,俺考考你,俺这地里的白菜生的是啥病?”

    当地菜农关宝华蹲在番茄套种白菜的地头,对叶片变干发黄的大白菜和出现青果发霉的番茄皱着眉头。

    “这叫干烧边和灰霉病。”

    菜农拍拍大腿,猛地站起身来:“没想到一个卖化肥的小年轻还挺懂行啊。”

    这是几年前,刘在民结缘黑龙江省“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行动计划,第一次到国家级贫困县甘南县兴十四园区时的情景。由于穿戴普通,开始人们将他误认为是“卖化肥的小贩”。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黑龙江省科技特派员、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实验站站长、大庆市科技服务棚室项目专家。三年间,刘在民以农业技术为支点,修起了兴十四园区棚室种植的发家路。

    “菜医生”把脉,开下处方药

    一亩棚室的种植效益,抵得上三十亩玉米。

    但受祖祖辈辈种植玉米的思想束缚,棚室修建后,农民也一度蹑手蹑脚,生怕踩到技术雷区——往年冬季,温室大棚常被闲置。而“菜医生”义诊后,为农民开了套种白菜与番茄的处方药,如今棚室外白雪皑皑,棚室内仍绿意盎然,农民每年可增收3000元。

    然而,这位从城里来的“菜医生”,一开始农民并不信任他:“你这是书本上的知识,俺们实践不一样”。

    刘在民刚下到兴十四园区时,当地棚室种植白菜因钙吸收不良,出现了干烧边现象。农民抓耳挠腮,刘在民火眼金睛看出了所以然:农民从大田生产过渡到棚室,思维未转过弯,氮肥入过量,反倒抑制了白菜对土壤中钙的吸收。手到病除,此后农民对“城里来的小刘”另眼相看。

    除了给作物“把脉”,设计棚室也是刘在民的看家本领。其团队设计的三弦式温室,空间大、阳光入射率高、温度上升快,冬季地温可达12℃以上。在温室“暖棉被”的保护和“私人订制”的栽培技术下,抢早栽培成了当地农民制胜的法宝。在他的指导下,甘南县新建标准化设施小区一处,日光温室35栋,钢骨架大棚180栋。

    人走茶不凉,续航科技扶贫

    从刘在民的单位,到兴十四园区,开车单趟需5个多小时。

    “刘老师相当接地气,每次来园区都冲到种植一线和农民打成一片。开车来后备箱塞满了育好的苗,发给农民。”电话那头,兴十四园区副主任郑锋琪难掩兴奋。他告诉记者,刘在民每月来园区,都帮助农民30户以上,园区农民每年增益不低于50万元。

    刘在民科研、教学忙得团团转,每月只能在兴十四园区待上一周,如何让扶贫发挥最大价值?人走茶不凉,是刘在民的自我定位。

    刘在民看当地的技术员李欣对嫁接育苗感兴趣,2015年冬天把他带回学校的园艺实验站,手把手教了三天,还送他到吉林辽源农科院商品嫁接繁育基地集训。在园区示范嫁接技术后,农民逐渐尝到甜头,如今“后继人”李欣的甜瓜嫁接成活率也已接近90%。

    何时准备育苗设施,何时播种?刘在民还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编写了一本《蔬菜生产日历》,发放给300多位农民。这份“使用手册”,使农民明白自己每一步该做什么,想生产什么都可按册索骥,可谓手册在手,心中不愁。

    理论落地实践,播种“双赢花”

    草莓番茄,入口酸,却越品越甜——这是刘在民指导下,东小农原味果蔬创业团队的拳头产品。普通的番茄,只能卖到2元一斤,而草莓番茄卖到20元一斤也不是问题。

    每当有兴十四园区的农民,就生产问题咨询刘在民,他都很兴奋。“我既能帮助农民解决现实问题,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问题,对我指导学生也有帮助。”

    而原味果蔬学生创业团队,正是刘在民教学过程中,理论落地实践的先遣部队。“这有助学生在创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高品质才能卖出好价钱,也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刘在民一语中的。

    当下不少果蔬,一味追求产量,失去了本来的味道——刘在民和他的学生团队,使用最常规的栽培手段,少浇水,少施肥,宁愿跌下产量,也要守住质量。

    这份学院派对果蔬品质的执着,也被刘在民带回了兴十四园区。

    引入草莓番茄后,仅单栋棚室就增收2500元,刘在民帮建的温室,每栋保守估计年入2万元。此外,刘在民还为农民引进耐储运设施番茄品种10个,非洲冰菜、礼品西瓜等特菜类品种20多个……

    “我们种了一辈子菜,怎么你读了大学还种菜?”刘在民老家离甘南不到70公里,父母是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庄稼汉,曾这样吐槽儿子。好不容易走出农村吃上“皇粮”的刘在民,宁愿锃亮的皮鞋重新沾上泥土——一个小建议,就能在农民那发挥用武之地,刘在民获得了扶贫的幸福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