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本报记者 史俊斌
隆冬的陕北,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难觅一抹绿色。2018年新年伊始,延安13个县区普降瑞雪,白色成了革命圣地的主色调。科技日报记者走进昔日有陕甘宁边区北大门之称的吴起县白豹镇土佛寺村,掀开延安广育科技服务公司22个菌草育苗大棚的门帘,室内的菌草种苗郁郁葱葱,密密麻麻,株高均超过3米。说它是草,其外观更像是芦苇或者高粱秆,其秸秆比大拇指要粗,叶子更像一条条绿色的飘带,那种扑面而来的嫩绿与茂盛让人满心欢喜。
去年8月,“全国菌草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现场会”在延安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谢华安,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饲草专家和企业负责人130多人到会,与会代表对延安市菌草产业的发展和精准扶贫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和延安市市长薛占海一起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菌草特色产品走进延安展销会。了解延安菌草推广种植和成果转化的状况后,徐新荣说:“我认为这是个大产业,要好好发展!”薛占海当即表示,这是继苹果、红枣之后延安的又一重要特色产业,应大力发展!
延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旭波表示,陕北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部,陕北人养羊、吃羊肉、发“羊财”的习惯延续至今,很难改变;延安是全国实施退耕还林第一市,总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46万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46.35%,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87.8%,空气优良天数从退耕还林前的238天增加到目前的289天,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由2.58亿吨降低到目前的0.31亿吨,这些成果必须确保;延安人民近年在治理水土流失中实现治沟造地37万亩,这些沟道滩坝地怎么改良和利用?延安是全国苹果生产第一市,所辖县区全部是苹果生产基地县,但相当多果园老化,土壤有机质亟待改良。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的,引进菌草技术,时机良好,重在真抓实干。
据延安市科技局局长刘宝霖介绍,菌草技术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福建农林科技大学林占熺教授多年潜心钻研的成果。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世界难题,破除了发展菌业必须消耗木材的定律。菌草生长能力强,每年能收割好多茬,有机质含量高,是牛羊不可多得的饲草,还具有熟化和改良土壤的功效,对土壤的防冲能力和吸附雨水的能力比森林和农作物强,当年种植当年就能见效,正好为延安发展所需。但菌草技术发端于我国南方,为一年种多年长植物,它的问世最初就是为了“以草代木”,化解菌棒生产必须依赖砍伐树木的传统。这种植物之所以没有在北方大面积推广,主要是无法解决大田自然过冬难题。它在南方为一年种多年生植物,在北方当年种必须当年收。因为效益突出,像小麦和玉米一样种就可以。
与吴起县的菌草种苗温室大棚一样,记者在宝塔区枣园镇温家沟村的延安新天然农业科技公司菌草种苗温室大棚里看到的也是如此景象。这样的菌草种苗温室大棚,延安全市目前共有150棚,为今年菌草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