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7年,对于江苏博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来说,无论是在科技创新,还是市场开拓上,都是一个收获年。
这一年中,博砚电子和韩国COTEM公司签署300亿韩元的投资协议,并实现对韩国公司的收购;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的“微电子加工用高端超纯化学品”项目,成功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1560万元奖补资金;在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总决赛中,凭借高饱和度光刻胶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举夺得大赛成长组优秀企业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主要指标达到当前国际上同类产品水平的黑色光阻材料,快速实现量产。
记者了解到,全球正在进入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经济为主要形态的经济发展新时期。博砚电子从2014年起,先期投资1.5亿元,引进国际先进的实验设备,聘请多领域具有开发经验的外国专家,并与北京化工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组成了一个拥有40多人的高水平国际化技术开发团队,加快研发替代进口的微电子加工用高端超纯化学品。
“我们依靠引进强大的国际化科研团队支撑,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自主研发的LCD生产用黑色光阻材料,打破国外企业40年来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对于我国微电子产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保障。预计未来两年,公司产品销售将实现爆发式增长。”江苏博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宗健自信地说。
在宜兴市委书记沈建看来,产业的生机在于企业创新意识的觉醒,只有当创新“基因”融入企业“血液”中,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城市产业发展活力得到迸发。
去年来,在宜兴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的推动作用下,科技对企业、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推升。全市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253只,新增无锡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江华集团的工业废水电催化处理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攻破技术壁垒、取得独特优势的发展路径。宜兴始终将校企、校地合作作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不断增强合作实效。
除了把专业院校和高层次人才“请进来”,宜兴还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去年,仅市级层面组织镇(园区、街道)以及科技企业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对接、人才交流等活动就达15场,“陶都企业高校行”等活动也获得热烈反响。
产学研良性互动,让更多先进技术走出“深闺”,快速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去年,校地签署产业化合作项目达147个。至此,宜兴获得江苏省科技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总数已达32项,直接带动项目研发和产业化新增投入13.98亿元。
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活力所在,也是科技创新的希望所在。宜兴针对打造人才高地目标,积极与高校院所、海创智库、大型央企等沟通、交流。去年,新增2位“双创博士”;科技镇长团中有4位成员携高校资源与宜兴企业“联姻”,镇长团带动实施合作项目累计超过60项;前三季度全市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25亿元,上交税收2800万元,预计其中2家全年营收规模超亿元。
创新有活力,产业有实力。目前,宜兴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110人,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件;预计全年R&D(研究与开发)占GDP比例达3.0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
如今,环保装备、电线电缆、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等已成为宜兴经济重要的支撑。201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3900亿元,完成工业投入323.8亿元,首次跻身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