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人类文明发祥地 开启发展新篇章
本期策划: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
中共南召县委办公室
中共南召县委宣传部
本报河南记者站
执 笔:廖 涛 赵 锋

新时代的南阳新气象之南召篇

    连绵起伏的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在境内繁衍生息,是中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境内的楚长城,春秋时期修筑,是公认的中国“长城之祖”。战国、秦汉时期为中原铜、铁冶炼的重要产地。

    人类文明发祥地,开启发展新篇章。如今的河南省南召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中国玉兰之乡,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县、中国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名县、中国重质碳酸钙产业基地县。

    【上篇】

    砥砺奋进 创造发展新成就

    近年来,南召县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倾力抓好产业转型、全域旅游、城乡建设、民生改善、信访稳定、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快速、协调、健康的良好态势。

    着力转型跨越,特色产业支撑有力。南召县拥有蓄水13亿立方米的鸭河口水库,是南阳市的“天然水缸”。为保持一库清水绿如蓝,全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走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产业发展之路,倾力培育了非金属新材料、清洁能源、特色农业、汽配铸造四大产业集群,四大集群对全县工业贡献率达到90%以上。以碳酸钙精细加工为主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成为河南省13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资源优势,培育了以天池电站、中机国能光伏发电站、中国风电风力发电站等企业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壮大辛夷、柞蚕、玉兰特色产业,建基地、育龙头、拉链条,苗木花卉种植面积33.5万亩,玉兰种植面积全国第一,道地中药材辛夷、山茱萸、杜仲等年产量占全国40%以上;柞蚕业放养量和产量均占河南省80%以上,是全国唯一的一化性柞蚕出口创汇基地县,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手工丝毯和丝绵被加工基地。

    发挥资源优势,全域旅游舞活龙头。南召县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线,育龙头、建环线、强服务、树品牌,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品牌、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及知名度。投资21.3亿元,对五朵山、宝天曼、猿人山滑雪场等核心景区升级改造,龙头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打造玉兰小镇、军民融合小镇、工业旅游小镇等特色小镇,科学规划3条百公里旅游精品路线,打通区域之间的道路、节点和景点,休闲观光、养老养生、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活力四射。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自驾游服务站,打造智慧旅游平台,创建星级农家乐宾馆,开发餐饮、住宿、土特产购销、娱乐等服务业态。先后举办了全国生态农业乡村旅游高端研讨会、“中国·南召首届玉兰花会”、云阳镇唐庄村“桃花节”等活动,201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突出民生优先,城乡展现新面貌。南召县每年把70%以上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业,营造方便快捷、干净整洁、平安稳定的居住环境。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建成了辛夷大道、黄鸭河风光带、青峰山森林公园等一批市政工程,形成了三桥飞架、七纵七横的城市格局,“山城、水城、生态旅游城”风貌显现;在乡镇政府所在地主穿街道,实施了一批墙体立面改造、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云阳镇、南河店镇被命名为全国重点镇,全县星级城镇覆盖率达100%。走自然美、生态美、人文美、田园美“四美”融合之路,建成云阳山头村、留山下关村、白土岗姬村等3个省级美丽乡村,4个行政村成为省级示范村,172个行政村成为市级生态村。推进“五水共治”和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关停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85家,整改72家,拆除搬迁畜禽养殖企业19家,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99.7%,出境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维护稳定环境,提升群众安全感。从今年6月开始,南召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指挥体系,开展了“打黑恶、反盗诈、保平安”“双百日会战”活动,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指数,全年没有发生命案。创新思路和举措,把军人的事当家事,让当过兵的人一辈子受优待,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军人主体、社会协同,以“三家一会”(战友之家、雷锋之家、教育之家、创业协会)为平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率先成立县级退伍军人服务中心,县设服务中心,乡设工作站,村设服务室,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发放优待证,出台优惠套餐,从职业培训、就业推荐、就医指导、就学服务、困难救助、临终关怀、健康体检等方面给予关爱,实行全覆盖、系列化、一站式服务,使全县2万多名退伍军人重回战位、爱国守法、持续稳定,探索了退伍军人优抚维稳的“南召经验”。这与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要求高度一致。

    激发党建活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针对农村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联系群众不够、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该县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整合干部队伍资源,从今年8月开始发挥县乡领导干部站位高、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的优势,拉开了为期3年半的“党员干部带支部”结对帮扶活动帷幕。310名副科级以上县乡干部与310个行政村实行结对帮扶,听民声、察民情、知民盼、解民忧,办实事、出实招、见实效,推进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帮助群众发展致富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村级班子的堡垒作用发挥出来,把党员队伍的先锋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发展找支部,办事找干部”局面,逐步实现“支部强、农村稳、百姓富”目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党建示范村创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争当标兵村党支部书记、勇夺红旗杯”和“四联两聚”活动。深化“争标夺杯”竞赛活动,实施基层干部素质、基层服务场所“双提升”工程,群众整体满意率90%以上。

    南召县委书记刘永国说:“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战略上坚持‘改革、发展、稳定’、战术上坚持‘稳定、发展、改革’,今年倾全县之力聚焦脱贫攻坚,坚持‘团结共事、认真谋事、扎实干事、用心做事、担当扛事、廉洁从事’工作方针,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升,依靠真抓实干创造新业绩。”

    【中篇】

    “两轮两翼”战略 推动发展提质增效

    南召县县长方明洋说:“实施‘两轮两翼’战略,既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也是推动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两轮驱动’和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两翼齐飞’,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项目建设提升发展驱动力。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两轮驱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紧盯国家政策和产业转移新动向,谋划储备“十三五”重大项目530个,总投资2787.5亿元,纳入省市“十三五”笼子项目190个,总投资114.5亿元;谋划秦巴片区扶贫攻坚项目130个,总投资354.57亿元。2017年,围绕非金属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电力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82.95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59.35亿元。围绕脱贫攻坚、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基础设施、老城区路网提升改造等工作,争取各类扶持项目81个,资金9.49亿元。

    科技创新增强发展竞争力。实施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等29家,其中2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结束了全县零高新企的历史。实施科技金融融合工程,设立科技创新项目贴息资金和科技创新劵资金,开展科技保、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业务,4家企业获得南阳市科技创新劵317万元;2家企业获得科技创新项目银行贷款利息补贴160万元,申报河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项、科技惠民计划1项,国家级创新引导计划1项。实施主导产业技术升级工程,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6项,组织申报技术专利126项,获得审定的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伏牛山名贵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填补了南阳市农业重大专项研究空白。

    金融服务激活发展创新力。建设金融服务体系,整合县乡村和金融机构的力量,成立1个县服务中心、15个乡级服务站、310个村服务部的三级金融服务网络。成立6个投融资平台,为房地产、水利设施、文化旅游、市政建设、交通建设等提供融资支撑。依托县退伍军人服务三级网络,创新“军人贷”产品,县财政筹措1亿元无息创业贷款,县邮政储蓄银行、县农村信用联社、中原银行推出不同额度的“贷款”,为有创业需求的退伍军人提供贴息和低息贷款。建设产业支撑体系,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预借资金2808万元帮助5616户有发展意愿、无前期启动资金的贫困群众发展项目。县财政投入风险补偿基金2000万元,为有需求的贫困户提供免担保、免抵押贴息贷款,投放1205笔5884.5万元;通过扶贫再贷款模式放贷2.46亿元,吸纳600余贫困户就业,带动2000多户收益;通过“政银担”模式,放款95笔3356万元,带动336户贫困户就业。利用贫困县企业IPO政策优势,加快推动华扬龙生、中云创早日上市。建设风险防控体系,组建南召县PPP项目管理中心,建立了PPP项目库,筛选入库项目17个。

    引智引才提升发展创造力。实施“人才回归、全民创业”战略,以育人才、搭平台、强管理、建机制为重点,推动人才强县。依托南召汇融电商公司,建设南召众创空间,搭建载体平台,入驻创业项目团队和企业30家。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研发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立省级博士后研发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9家企业与1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19项合作协议,解决技术难题40多个。制定《南召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特招教师152名、医学院毕业生43名。实施企业家、经济能人、优势农户“三抓带动”,培养本土企业家350余名、经济能人830余名、优势农户1200余户。

    【下篇】

    描绘未来愿景 书写发展新篇章

    最近召开的中共南召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规划了未来几年南召县发展蓝图,围绕建设实力、生态、智慧、幸福新南召,积极探索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机遇兴县路径,构建脱贫攻坚、经济发展、全域旅游、信访稳定、党的建设、监督落实六大科学管理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河南省著名的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基地、河南省知名的苗木花卉和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河南省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实现“中国休闲养生旅游名县”目标。

    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全局,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构建“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协调发展,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打好“1+N”政策组合拳,抓好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等重点工作。“造血”与“输血”并重,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开展“千企帮千村”“千名干部助脱贫”、党员干部带支部活动,解决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四保障”问题,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医保救助工程”,织密政府保障网络,兜住贫困群众脱贫底线。注重美丽乡村建设与贫困村村容村貌、贫困户户容户貌整治相结合,实施“七改一增”,营造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社会风尚,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探索工业强县路子。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做大做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中国钙都”。以膨胀规模、培育龙头、扩大合作为方向,以装备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为重点,推进汽配铸造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由汽配向部件到整车迈进。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资源优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建设河南省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聚焦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求突破。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紧盯国家政策机遇,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深度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以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为载体,用好上级政策投资、现有企业壮大、回创人才创业、招商引资承接四个途径,争取和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服务模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升项目的开工率和竣工率,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力实施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自主创新载体平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实施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工程,打造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15家,省级6家,培育产业创新领军企业3—5家,推动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尽快成长为大企业、大集团。加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引导、扶持,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扩大网络经济总量,建设电子商务强县。

    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天职,推动金融业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引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保险、信托、担保、融资租赁等业态。培育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开展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加强定向调控,加大对“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展政府性融资平台,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新型金融业态。利用贫困县企业IPO政策优势,积极引进新三板企业,力争纳入重点后备企业的华扬龙生、中云创早上市。

    厚植人力资源优势。实施企业家、经济能人和优势农户“三抓带动”,采取政策鼓励、资金帮扶、信息引导等举措,用关键少数带动重要多数,达到一个拉动一片的裂变效应。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措施,实施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建立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引进高水平的领军人才、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施本地人才回引工程,吸引南召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吸引外地高校毕业生来召创业就业,鼓励本地高校毕业生就地创业发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强化企业成长激励,培育一批勇于创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队伍。

    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步伐。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整合山水、人文、生态等优质资源,加快旅游活县步伐。以建设生态休闲县城为中心,围绕主要交通环线布局打造5大主体旅游景区“一路一带、五村十园”乡村旅游示范区和一大批休闲田园,实现景景相连、景城融合、城乡一体,达到全县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目标。发展乡村旅游,整体布局、试点先行、持续推进,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农业乡村游、生态养生游、特色观光体验游。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支撑能力,打造龙头景区、精品线路,培育开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创新营销模式,打响“原生山水、远古南召”旅游品牌,建设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山城、水城、生态旅游城”定位,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建设,有序推进老城区商业街区改造,推进行政商务组团发展,加快新城组团建设,打造环境优美、幸福和谐的新城区。完善提升村镇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响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做大做强苗木花卉、食用菌、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建设河南省知名的苗木花卉和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互联网+”“旅游+”“生态+”等农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拓宽增收渠道。

    强化基础设施能力支撑。加大“智慧南召”建设力度,建设快捷高效的交通网、电商网、数据网。按照“功能疏解、网络贯通、公交优先、智能服务”的原则,科学配置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网和城镇道路网,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现代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加快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支撑系统演进升级,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实施大数据工程,深化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数据交易和开放共享,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