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 星期三
“第六度空间”的战斗:电磁频谱战

军事词典

本报记者 唐 芳

    电磁频谱战是什么?

    11月27日—28日,以“创新·融合·超越”为主题,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电子学会、国防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2017全国顶尖电子战学术交流大会在安徽合肥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跃广在作“电磁频谱战与电子战”的主题演讲时表示,电磁频谱的利用与控制或将成为现代战争的核心能力要素。

    “电子战与传统作战不同,它是一种高度依赖作战对象的、充满动态博弈的作战领域。”吕跃广说,电子战的作战对象是所有依赖于电磁频谱的信息装备和系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频谱域中的重叠复用、自适应跳变、空时协同等将无处不在,侦察反侦察、干扰抗干扰这种动态博弈将越来越激烈。

    传统意义上,电子战是指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军事斗争,利用无线通信、雷达、导航、制导、红外、激光等电子设备,进行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等活动。

    电磁频谱战是电子战的一种更高阶形式,它将频谱域中的应用对抗上升为战场频谱控制,将电子战和频谱管理进行融合提升。现代战争在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精准打击的作战网络日益依赖于电磁频谱。电磁频谱表现出与多种因素、军事能力和军事行动的强关联和强耦合,已成为横跨多个作战域、贯穿战争始终的作战空间。

    吕跃广介绍,电磁频谱战最早由美国提出。2015年底,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表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电磁频谱战”,美国军方在电磁频谱中执行的所有行为都被视为电磁频谱战的一部分。今年1月,美国防部发布首部电子战战略,将电磁频谱视作继陆、海、空、天和赛博空间之外的“第6个作战域”。

    那么,美国为何提出电磁频谱战?吕跃广说,信息化战争有四大支柱性发展需求,做到侦察预警看得远、辨得清;指挥通信连得上、通得好;信息对抗扰得上、防得住;制导导航瞄得准、打得狠,电磁频谱的利用和控制是核心。“美国将整个电磁频谱作为作战域进行统一考虑,以便在电磁频谱域获得最大自由,实现各作战域的军事能力。”

    对我国而言,电磁频谱战智能化、网络化、捷变性、多功能技术趋势,将对未来作战构成巨大挑战。吕跃广认为挑战主要来自于作战目标信息技术水平提升、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磁频谱控制手段的不断创新。“电磁数据感知问题,挑战着传统电子战基于侦察引导而实现干扰的作战方式,因而迫切需要新型智能全谱侦察感知手段。此外,传统的对电磁环境和目标电磁参数等物理量的测量已无法满足电磁频谱控制需求,实现对目标行为特性的认知,才是实现精准对抗和电磁频谱控制的基础。”吕跃广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