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那一件玩具带来的安慰

心理话

蒋 硕

    你有解压玩具吗?从便宜亲民的“挤豆豆”“按泡泡”“摔不烂”到洋气的“磁力积木”“指尖陀螺”,还有一度风行的“涂色书”,以及带点小暴力小色情的“卡巴踢”或“剃毛娃娃”……创意迭出的解压玩具,遍布白领、学生、老板、主妇们的案头指间,据说福布斯还专门发布了“解压玩具排行榜”,称这些玩具可以“疏解焦虑、集中思绪、提供镇静效果,转移因焦虑所带来的各种不必要小动作(如抠手、咬指甲),锻炼手指力量和脑活跃度,提高工作效率”,甚至还能“治疗失眠,帮助戒烟,缓解多动症、强迫症、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些小小的解压玩具真有这么神奇?它们真能解压,带来好心情、高效率和更健康的精神状态吗?不妨让我们从心理层面看看它们是“怎么玩的”。

    “解压”背后的心理机制

    解压玩具虽千奇百怪,但都具有一种共性,就是“重复”。无论简单的挤豆豆还是复杂的磁力积木搭建,都会引发一组不断重复的动作与过程(磁力积木一类的玩具,每次搭建样式不同,但搭建行为仍是一致的),而这种重复的动作与过程对大脑形成持续刺激,就会构建起“成瘾”的反馈系统。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开始玩一件解压玩具时,可能确实是为了解压,也可能只是好奇或无聊,但一旦玩起来,对“玩”本身的需求,就覆盖了最初的目的,只有不断重复挤压的动作、不断听到爆裂的声音、不断完成高难度的搭建、不断推翻再造作品,才能获得快感,否则,不但不能镇静、安定,反而会产生新的焦虑。这种状态就是“成瘾替代”——用一个新的、更具吸引力的“瘾”,转移我们对现实问题或处境的关注,通过成瘾行为消耗掉大量注意力与能量,从而降低对其他事物的感受与反馈。在成瘾过程中,由于奖惩回路的简易启动,我们脑内会分泌内啡肽,带来类似释放感或成就感的轻松愉悦,这就是解压玩具“解压”的奥秘。

    压力到底有没有被玩具消灭

    压力以及相关负面情绪的产生,说起来有点复杂。前面提到的“现实问题或处境”是它们产生的外在原因,也是诱发性原因,而内在原因也即决定性原因,则包括性格特质、观念,以及由两者共同造就的思维加工过程和反馈模式。既然产生过程复杂,解决起来当然也没那么简单。就像前面说到的,解压玩具提供的是替代或转移,而不是外部原因的消除或内在原因的修正,也就是说,即使玩得再开心、再出色,原有的压力也并不会消失,我们只是暂时忽略了它,等到不得不放下玩具时,困难的工作仍需完成,麻烦的人际关系还得面对,自己的坏脾气和坏感受依然故我——不对,好像更厉害了点。

    有可能。心理学研究认为,不断重复的行为和精神的被动聚焦,可以暂时减弱冲突性思维,造成缓解焦虑的假象,但其中的强迫、偏执色彩,会使人的神经质倾向加重。用这样的状态去应对压力,我们可能不会更轻松,而是更不知所措。

    比玩玩具更好的解压方式

    那么,有什么比玩解压玩具更好的办法,能帮我们解决压力呢?在心理咨询中,专业人士可能会教你学习一项重要的技能——正面表达,这才是从根源上应对压力的有效方式。正面表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觉察自己真实的压力与情绪,用准确、平和、适度的语言描述它们,从经验和成长的角度允许这些压力与情绪的发生、存在,进而探寻相关的现实因素、性格特质和观念,在探寻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包括外部应对策略的提升、性格的优化和观念的修正,最后,对产生压力的问题、处境中的对象,进行正向、积极、合理的表达与互动,从而解决问题、优化处境,真正化解压力,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显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值得一试,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比如用在解压玩具上的这些。那么,多一些尝试总会更好的,不是吗?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