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
死亡教育,本就应是人生必修课
张盖伦

    教育时评

    54名初一孩子蒙上眼,静静躺在学校体育馆的地板上,体验“死亡”的滋味;二十分钟后,他们“重生”,提笔写下自己的墓志铭——有的后悔没有认真上课,有的想对父母说声对不起……这是成都某中学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死亡教育”的一部分。

    尽管“死亡教育”已被提出多年,但它仍是少数人才能体验到的“小众”课。时至今日,还有网友认为,对十几岁的孩子谈论“死亡”没有意义,反而是徒添烦恼。

    实际上,死亡教育本就应该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遮遮掩掩,避而不谈,丝毫改变不了死亡终将到来的事实。有研究认为,孩子四岁的时候就能认知“死亡”的概念,家长若一直对此事“含糊其辞”,孩子甚至会因死亡意识的觉醒而感到焦虑和害怕。

    死亡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对,死亡是可以“隐身”,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我们只要让孩子把头埋进沙子,就能让他们做无忧无虑的鸵鸟。然而,当我们将死亡看作偶发事件、戏剧性事件,看作别人的事情,看作发生在医院或者殡仪馆的“剧目”,这究竟是尊重生命,还是漠视生命?

    人这一生在各种阶段,都会面对死亡。树叶会凋零,宠物会离开,孩子会追问,爷爷奶奶去了哪里。死亡教育的目的本就是让人把握生命的意义;它不是让人“追求”死亡,而是“直面”“理解”和“接受”死亡;它让我们在展望生活前景时,对生与死的意义产生新的理解。

    死亡教育是面向现实生活的。它除了教会我们认识生命,也在教我们如何告别。

    在现代社会,如医生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所言,死亡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医疗斗争,最终由于无可阻止的状况或者只是高龄累积的衰弱,才缓缓而来的。“永不言弃”固然是个励志故事,但若我们已经知道战败是注定的结果,我们是否能够接受医疗技术有它的极限?我们是否能够坦然面对亲人垂死的窘境,是否能够放手,不再搬出各种医疗仪器来延长病人痛苦的生命,而是给予病人能够让他更有尊严的临终关怀?

    是的,死亡教育就应该是一门必修课。值得探讨的,是怎样能把死亡教育课开得更好。比如,如何系统地向孩子传输死亡相关知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事例让孩子了解死亡的秘密;如何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生命诞生的艰难和生命离去的震撼……

    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到给人温情也让人坚强的死亡教育。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