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难问题怎么解决,未来就业有保障吗,如何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22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一场记者招待会,可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一场招待会。
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尹蔚民,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斌等介绍保障改善民生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这五年是人民对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的五年。”陈宝生自豪地给记者们报了几个数字,“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基本实现,90%以上的残疾儿童享有了受教育的机会,80%以上农民工随迁子女可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并参加高考。2017年,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报名人数达到15万,是五年前的36.5倍。”
陈宝生接着说,五年来,我国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覆盖各学段的资助体系。他提到甘肃考生魏祥、河北考生庞众望的例子,“他们通过农村专项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
黄树贤则介绍,过去五年,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城市低保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增长了59%和97%,累计支出7317亿元,近6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实施,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出台,高龄老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等补贴制度在全国逐步推广。”黄树贤说,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达到2.8万多家,养老床位近700万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辐射所有的城镇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社区。
在社会保障领域,尹蔚民说,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
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立柱架梁的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分级诊疗体系,以基层为重点,配置医疗资源,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就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医改前的40.4%下降到30%以下,达到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我国血液安全供应水平进入国际前列,实施了遏制细菌耐药的国家行动计划,全国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突破了一批医学关键技术,产出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成果,明显提升了诊疗水平。
谈到老百姓还可以期待哪些红包,陈宝生许诺了4个: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由目前的77.4%增长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到2020年完全消除大班额,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特别是要化解好学校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020年达到90%以上;研究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
李斌透露,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民生的保障力度,扩大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范围,继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的行动计划,广泛推广预约诊疗、远程医疗、日间手术等便民惠民措施;进一步织牢织密基本医疗保障网,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双创人员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问题;加大健康扶贫力度,扩大集中救治的病种;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要采取集中攻坚,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提质增效,加大防病力度,使人民群众少得病;重点要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要补齐如儿科、妇产科、麻醉科人才短缺等短板;通过提升基层服务的能力,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