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人在生产电子产品的石墨烯贴膜,其可以有效降低电子产品工作时的温度,延长产品寿命;同时全新纳米固态表面涂层技术可以有效屏蔽97%的电磁波辐射。 |
技术工人在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工业用机器人。 |
本报记者 丁秀玉
科技新政
“在培育创新主体上,我们既要加大科技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完善企业孵化培育体系,铺平科技创业的‘最先一步路’,也要搭建更多成果转化平台,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 ‘最后一公里’,大力鼓励企业在创新上多一些‘狼性’。”这是常州市委书记费高云在今年举行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讲的一席话。
近年来,常州市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6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4.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3.9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累计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076名,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入选省大中型制造装备升级项目数均居全省第一。
为了在全市形成支持创新的鲜明导向,这次科技创新大会上,该市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1+3”创新系列政策。
创新大会上,费高云进一步确立了常州市重点发展方向,未来将着重抓好“六个突破”:
在培育创新主体上的新突破。引导企业建立研发管理标准体系,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水平和支撑企业转型升级能力。要鼓励企业在创新上多一些“狼性”,推动更多企业争做行业中的“头狼”。
在提升创新载体上的新突破。全力提升“一核两区多园”的创新水平,集中力量打造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园,积极推进中芬科技产业园、中荷航空产业园等建设。
在壮大创新产业上的新突破。加快全市“五新三高两智能”十大产业链2.0版的建设,特别是在石墨烯等领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机构,全力打造“东方碳谷”。
在引育创新人才上的新突破。组织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星期六工程师”升级版,提高人才政策的竞争力。
在完善创新机制上的新突破。改革科技研发资金的使用方式,有效解决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优化创新生态上的新突破。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建设2—3家省内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业示范区,打造一批骨干科技服务企业。
7月,常州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龙城英才计划”改革创新的意见》,《意见》围绕“一城一中心一区”建设,与常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相衔接,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主攻方向,以打造人才队伍新质态为核心任务,以打响“创业常州”城市品牌为根本策略,推进全市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常州人才国际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