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5日 星期一
一周国际要闻
(9月18日—9月24日)

    本周焦点

    量子系统模拟分子再创纪录

    IBM公司科学家利用其研发的全新算法,模拟出氢化铍(BeH2)分子,是迄今量子系统模拟的最大、最复杂分子,打破了以往纪录。新研究让科学家们的目光从物理学转向化学领域,意味着他们用小型量子系统研发新药和各种新材料指日可待。

    本周明星

    3D打印材料“家族”又扩员

    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3D打印高强度铝合金的新方法。目前绝大多数采用增材制造方式研制的合金会出现周期性裂纹,但新合金不但未出现裂纹,且强度堪比锻造材料。该方法还可用于制造其他合金。

    本周争鸣

    美太阳能研发转向聚光发电技术

    美国能源部近日宣布投资6200万美元,加大太阳能产业另一项重大技术——聚光太阳能发电的研发,以攻克太阳能电网稳定性、修复性以及电能储存等关键难题。虽然有人质疑这可能是特朗普政府在为“抑制快速发展的光伏发电对化石燃料的威胁”打掩护,但多位能源专家表示了支持,认为聚光发电在储存太阳能方面比光伏发电更具优势。

    碳排放达到《巴黎协定》目标并非不可能

    尽管外媒屡有怀疑之音,认为世界几乎肯定无法实现气温上升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但《自然·地球科学》文章称,达到《巴黎协定》所定的目标并非不可能,根据此目标设定的碳预算,可用的碳排放剩余限额比此前预计得多。此研究将帮助各国调整为缓解气候变化所制定的相应政策。

    一周之“首”

    世界首个分子机器人诞生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制出世界上首个“分子机器人”,其成分碳、氢、氧和氮等原子总共只有150个,大小只有百万分之一毫米,但却能接收化学指令并完成组装分子等基本任务,未来可用于研发药物、设计先进制造工艺以及搭建分子组装线和分子工厂。

    一周技术刷新

    CRISPR编辑技术能“定制”农作物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一项新实验表明,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编辑农作物“产量”基因的启动子,可对作物数量性状产生微妙影响。育种专家可以利用这种手段“定制”农作物,以适应不同环境,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前沿探索

    水星北极比想象得冷且储冰多

    过去30年的研究表明,水星灼热的表面似乎不太可能发现冰块,但美国布朗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在水星北极附近的陨石坑内,大面积地表沉积物和小规模矿床同时存在,可能增加水星北极的冰块储量,水星北极可能比之前想象的冷得多。

    全球开展人脑建模大型研究合作

    仿照物理学家组建大型项目搜寻新粒子的方式,神经科学家也在国际合作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国际脑实验室(IBL)于近日宣布成立,来自美国和欧洲的21家国际一流脑科学实验室,将在建立大脑作用“标准模型”方面开展大型合作。英国维尔康信托基金会和美国西蒙斯基金会将在未来5年出资1300万美元启动第一阶段任务。

    奇观轶闻

    一颗“黑星星”能吸收94%可见光

    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称,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巨大地外星球WASP-12b,其反照率只有0.064,能吸收约94%的可见光,这让它看起来比新鲜的沥青还黑许多。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