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0日 星期三
智能炸弹 有眼有脑有翅膀
视觉中国
图为韩国空军KF-16战斗机试射JDAM。
“雷石-6”制导滑翔炸弹模型

本报记者 张 强

    俄罗斯《晨报》网站近日报道称,俄已经研发出能自行找到地面目标的PBK-500U集束炸弹。飞行员可从高空投弹,无需考虑目标位置,不必进入敌人防空武器的射程范围。

    特别是,PBK-500U不仅精度高,而且智能。它装载了分别针对装甲目标、导弹和火炮的具体程序,且能排除某些民用设施,例如民宅或公交车。假如炸弹未能命中预定目标,它不会立即爆炸,而是在延迟一段时间之后爆炸,以便最大限度降低误伤平民的风险。难道炸弹也已具备了人工智能吗?

    对此,国防科技大学军事专家石海明副教授介绍:“虽然此次披露的PBK-500U具备多种新功能,但大多为现有智能炸弹功能的改进与深度应用,并未有颠覆性的创新,说其具备‘人工智能’更是为时过早。”

    PBK-500U可“发射后不管”

    PBK-500U集束炸弹实际上就是大名鼎鼎的智能炸弹,可以做到“发射后不管”。

    石海明介绍,智能炸弹是在传统的普通炸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改进的方面首先是自导弹头,即电子传感器,这是智能炸弹的“眼睛”。其次是弹载计算机,这是智能炸弹的“大脑”。对于需要发送、处理、接收大量数据的武器,一部能够高速运转的弹载计算机是完成这些任务必不可少的元件。第三个是飞行控制器,即全动式可控尾翼,这是智能炸弹的“翅膀”。飞行姿态的调整需要通过尾翼来完成。与仅能完成自由落体运动的普通炸弹不同,智能炸弹能够对自身的运动姿态进行调整,从而最大程度地接近目标,完成精确打击。此外,为了给智能炸弹上的电子设备供电,智能炸弹还需加装电池。

    “由于能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智能炸弹的精准度要远远超出普通炸弹,总体的打击费效比更低。同时,智能炸弹能够降低对载机的依赖。由于不需要进行精确的瞄准动作,载机可以在更加有利的时机投放智能炸弹,从而降低了自身受打击的风险。”石海明说。

    美军在近年来的历次战争中均使用了智能炸弹。有关方面对比了1991年“沙漠风暴”和2001年“持久自由”的行动数据,指出在“沙漠风暴”高峰时,美军战斗机每天出动3000架次,而在“持久自由”中因为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攻击炸弹,每天仅需派出200架次战斗机就能获得与以前3000架次相同的攻击效果。当年以10架战斗机攻击一个目标,现在一架战斗机就能同时攻击两个目标。

    在科索沃战争中,联军投射的炸弹超过25000枚,其中656枚联合制导攻击武器(JDAM),还不到总投弹数的3%。尽管天候不佳,但JDAM90%的弹着点误差都在12米之内,摧毁了近9成的预定目标。

    智能炸弹与导弹区别明显

    “PBK-500U在基本性能上可以说不输给现役的美制精确制导炸弹,可实现‘发射后不管’。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公开报道的PBK-500U突出了其作为集束炸弹的智能属性,可以理解为在子母弹释放时机的把握上,PBK-500U可能更有其独到之处。”石海明说,“不过,任何实验室数据都要经过实战检验才算数。对于十分依赖卫星导航的智能炸弹来讲,俄罗斯的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需要保证能够在战时提供更有保障的导航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PBK-500U的威力。”

    实际上,可以实现“发射后不管”的武器有很多。那么,可“发射后不管”还能算是炸弹吗?

    “虽然能够自主地调整飞行状态,实施精确打击,但智能炸弹依然是炸弹,而不是导弹。”他指出,“炸弹和导弹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动力来源。导弹是带有发动机的自主动力武器,动力来自弹体内的燃料;而炸弹则需要依靠飞机投放来提供动力,动力来自自身的重力。因此,即便是‘发射后不管’的智能炸弹,也要等飞机‘发射’之后才有‘不管’的能力,它自己是没有动力的,因此仍要称为炸弹。”

    虽然智能炸弹比传统炸弹在性能上有极大的飞跃,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炸弹就可以退出战场了,它们在战场上仍有各自不同的用途。

    石海明指出,由于普通炸弹造价十分低廉,通常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采取“地毯式轰炸”,即一次性连续投放多枚炸弹。这种投放方式虽然精度有限,但带来的毁伤效果却十分巨大,尤其是对目标无差别的打击,通常能带来更直观的威慑效果。而出于对成本的考虑,造价更高的智能炸弹不会采用这样的投放方式。智能炸弹所执行的任务通常对打击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尤其多用于打击与民用目标距离较近的军用目标。

    “这种有区别的打击无论是目的还是效果都更为‘克制’,是一种有选择的打击手段。”石海明说。

    中国版JDAM呼之欲出

    目前国际上最著名的智能炸弹要算是美国的JDAM了。JDAM是美国1997年推出的一款精确制导炸弹,重量500-1000千克,其改进型射程可达75-110千米,具有全天候、精度高、可靠性好的特点。

    科索沃战争中,由于JDAM炸弹库存量有限,仅由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用于对南联盟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1999年3月24日晚,两架B-2A各携带16颗908千克重的JDAM炸弹,从美国本土的怀特曼空军基地出发,经过15小时飞行和空中加油,到达南联盟预定空域,从12200米高空同时投放,准确命中预定攻击的各种目标。这是B-2A隐身战略轰炸机首次投入作战使用,也是JDAM首次投入作战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当年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就是遭到了由B-2A轰炸机投下的6枚JDAM的轰炸。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有中国版的JDAM了吗?

    虽然智能炸弹是在普通炸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高度的系统集成性也给发展此类装备带来一定的难度。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推进,目前已经拥有以“雷石”“雷霆”系列为主力,以“飞腾”“天戈”“天罡”等系列为辅助的航空制导弹药体系,其中以“雷石”系列发展最为成熟。相信随着我国“北斗”系统的日益完善和相关航空投送力量的增强,在国家利益需要的时刻,我们也会装备自己的智能炸弹。

    实际上,早在2010年珠海航展上,我国就展出了50kg、100kg、250kg、500kg共四种型号的“雷石-6”制导炸弹。据美国专家称,中国从2003年开始自行研发的“雷石-6”制导滑翔炸弹可同美国的JDAM媲美。从作战效能分析,该型炸弹是一种典型的“防区外发射”武器,根据投射高度的不同,其作战距离可达到40公里到60公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