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观众在第三届中国(北京)军民融合技术装备博览会上体验飞行驾驶技术。视觉中国 |
我国目前已有超过8万多家高新技术民企,产值超亿元的有1500多家,并且部分企业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均达到或超过了军工标准,但能够参与军工装备科研生产的还不足1%。
科技军民融合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改革强军战略的交汇点。
日前,科技部与军委科技委联合发布《“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路线图”,《规划》呈现哪些亮点?“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融什么”“怎么融”?围绕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参与《规划》制定的相关人士。
首个科技领域军民融合专项规划
“科技领域是军民融合最活跃、最重要的领域,也是融合需要最迫切和效益最突出的领域。”科技部副部长黄卫日前在发布会上指出,加速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对于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划》应运而生,成为首个科技领域军民融合专项规划。军委科技委副主任辛毅介绍,《规划》是首个由军地科技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发布和实施的科技军民融合专项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实现了跨军地、跨部门的工作模式创新。《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的关键阶段,科技军民融合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到2020年,基本形成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在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看来,提出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目标,更多地强调了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工作中建立长效机制方面的要求。“此前也开展了大量的科技领域军民融合的相关工作,但是绝大部分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主要依靠点对点、事对事的联系,当一件事情有需要了,大家便走到一起研究协商。这项任务完成了,那下一项任务是什么?并没有特别系统的考虑,也没有稳定的机制,相关部门的各项工作缺乏统筹协调。因此,建立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工作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张晓原表示。
让科技“民参军”渠道更通畅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民口科技领域的优秀团队大量涌现,大型科研基地和重大基础设备不断得到加强提升,市场化资源不断增加投入力度,民口科技创新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突破和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方面,已经成为我国创新高地。
据媒体报道,我国目前已有超过8万多家高新技术民企,产值超亿元的有1500多家,并且部分企业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众多领域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均达到或超过了军工标准,但能够参与军工装备科研生产的还不足1%。
黄卫指出,破除“民参军”的瓶颈和障碍是当前科技军民融合的重要课题。按照“科技兴军”的要求,吸收民口科技重大成果和优势资源,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军民融合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
对于“民参军”的瓶颈和障碍,参与《规划》调研起草的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任王瑞军有着深入的了解。他指出,军民科技需求和供给信息共享程度不够是最主要的障碍,国防科研领域大多需求信息向国防科技系统内有关单位定向发布。“目前公开发布的信息有所增加,但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参数要求仍不明确,技术信息发布仍待完善”。
对此,《规划》提出,建立国家军民技术成果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军民科技成果信息,加强军民科技成果交流和技术信息互通,提供军民科技成果评价、信息检索、政策咨询等服务。建立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支持技术交易、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等成果转化工作。
推进科技军民融合“一体化”发展
科技军民融合在实施中面临诸多挑战,参与《规划》起草制定的专家表示,其中核心是如何实现深度融合,从以往的“相互配合”转到以后的“一体化发展”,通过多措并举从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规划计划统筹衔接、重大项目协同布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做出系统安排。
为了将“一体化发展”落到实处,《规划》提出,重点在科技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取得突破。通过规划的实施,基本建成统一领导的组织管理体系、高效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军民科技规划计划有序衔接,资源配置更加高效。
军委科技委科技战略局局长李燕东介绍,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试点建设是近期推动“一体化发展”,落实《规划》要求的重要任务,通过平台试行四个方面改革任务,一是要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二是建立科技资源与国防需求对接新渠道;三是以产品和能力为导向,调整科技创新模式;四是探索面向市场的国防科技多元化投资机制。
目前,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正在按照“时间表”加快推进。据介绍,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点建设期,计划在改革意愿强烈、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军民融合优势明显的地区,试点建设3至5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第二阶段为深度推进期,计划建成10家左右规模,形成覆盖国内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区域和主要技术领域的平台网络,支撑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