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本报记者 陈 瑜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扬波大海 走向深蓝”。
相关人士解读,“走向深蓝”是想把大众的目光引向深海。深海是地球表面最后一块人类远未涉足的区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社会谋求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新疆域。要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必须在深海有所作为。
“走向深海首先要解决进入问题,技术装备是重要手段。”多年从事深海探测与作业技术开发的上海交通大学任平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到现在为止,在国家支持下,国内有上百家单位、上千人从事海洋技术方面的工作,成果已不是简单的一个点,而是变成了一条线。深海装备实现了系列化、谱系化,相关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尤其是4500米载人潜水器、4500米无人缆控潜水器,国产化率超90%。
借助我国海洋装备的代言人——“蛟龙”号,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登上了国际地球科学著名杂志《深海研究》的“舞台”。
这是国际上第一篇有关西南印度洋热液区海底热液流体化学方面的文章,也是我国依靠“蛟龙”号取样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有关海底热液流体化学研究的文章,被认为是“蛟龙”号自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以来取得的突破性科学成果。
“2007年,我国在西南印度洋发现了龙旂热液区,但由于没有潜水器,没法获得该区热液样品。”周怀阳告诉记者,课题组在等待了7年后,终于借助“蛟龙”号获得热液样品并得到一些基本认识。
但他直言,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只是国际深海研究的“九牛一毛”,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还很大。虽然这几年我国科研成果开始在国际深海研究舞台有所显示,但至今人类对深海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来自于国外科学家的贡献。
“如美国‘阿尔文’号,一年最多下潜270多次,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已累计下潜4000多次。科研人员下潜回来后,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而受技术装备与手段限制,我国海洋科学成果产出周期较长,数量较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难度较大。”周怀阳说。
任平直言,目前我国有些海洋技术项目立项时还是复制国外居多,对需求论证不足,有点本末倒置。反观美日等国,项目立项时都以科学需求或市场为导向,首先要问值不值得干,明确有什么用。他认为,海洋技术装备研发链条上的三个环节不可或缺:立项管理、技术研发、科学应用和市场培育。立项要准确,技术要不断完善进步,最后都要服务于应用需求或产品市场。如果得不到充分利用或没有市场,链条就没有生命力。“走向深海,进行基础科学的探索性研究,从而认知深海,应该是最前沿、最基本的需求,在这过程中,技术和科学不可偏废。”
“中国逐步走向深海舞台中心是必然趋势,但我们距离中心还有很远的路程,也许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难跋涉。”周怀阳说,作为建立在长期观测基础上逐渐升华的理论,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必须要长期稳定投入,才能真正有所创新。他特别强调说,正因为走向深海是一件值得鼓励和值得终身奋斗的事业,“已经不再年轻的自己”特别希望有一种激励保障体制,让从事海洋基础科学的科研人员坚持“匠人精神”,持之以恒,甘于寂寞,潜心打造精品成果。
(科技日报北京6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