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5日 星期四
把地质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本报记者 江东洲

    5月16日,2017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宁举行。“桂西铝土矿地质与勘查”项目摘取2016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的最高奖——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项目在深入研究桂西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创新了铝土矿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实现了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累计探明提交铝土矿资源储量5.90亿吨,形成了特大型的国家级铝土矿资源基地,对于促进地质勘查技术进步、提高国内铝土矿资源保障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是一名地质工作者,我和我们团队完成的‘桂西铝土矿地质与勘查’获得了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这是对广西地质工作的肯定和褒奖,是对我们团队的鼓励和鞭策。”近日,该项目主持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张起钻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起钻长期在广西从事地质勘查工作。“铝土矿是我国紧缺的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内外铝土矿地质研究相对薄弱、勘查技术相对落后。在此背景下,1996年以来我们团队开展桂西铝土矿勘查与研究,按照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与勘查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多学科多专业、产学研联合攻关,实施整装勘查,实现了找矿突破。” 张起钻介绍说。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的创新是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瞄准重大科技问题,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服务民生发展,注重成果应用转化,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科研方向和路线。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张起钻说,“我们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把获奖的荣誉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强劲动力,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加快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创新,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支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