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同济大学、润坤(上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技术专利转移协议》,将“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装置”6项发明专利授权转让。这项支撑了我国强激光装置的发明,不在受制于机制体制限制,开始走向产业化。
高功率/高能激光技术及装置是国防领域的高精尖科技之一,是老百姓搞不懂的深科技。受限于转化的专业性和专业人才的缺乏,这类技术很难面向市场,民营资本对这一领域的了解也及其有限。为了让艰深的科技从学校的实验室走向市场,2015年10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后,同济大学开始尝试“企业+高校+独立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三位一体”专业化、规范化技术转移模式。
这次“深科技”的实验室“出走记”中,产业化接洽工作持续了将近一年。2016年4月23日,上海高校张江协同创新研究院、同济大学、润坤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关于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与装备的技术成果转化意向书》。同济大学与张江研究院随后签订了推进“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产业化制造平台”项目产业化服务的技术服务合同;润坤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了润坤(上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现金采购该专利技术;同济大学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明确了科研人员在技术成果转化收益中的主体地位。三方共同形成了“企业+高校+独立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三位一体”专业化、规范化技术转移模式,也使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首个集研发、中试、生产、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装备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全链条”创新中心。
“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我们同时发布了《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对科技成果的归属、转化流程、决策制度等作出明确规定,以此激励师生对科技成果进行后续开发、应用、推广,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说。
细则规定:“学校鼓励成果完成人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学院或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并加以培育。院系应对学院教师申请的专利或其他科技成果展开评估,及时发现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并对外进行重点推介。”
有发掘,有推介,这些激励政策的效应已经初步显现,2015年以来,学校实现了“技术入股”“现金转让”等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模式,除此次王占山团队技术转让外,同济大学海洋科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正在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