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能园艺市场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来自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的郁子豪、高艺轩、戚风洋在跟着老师做项目过程中,基于物联网,设计开发出了一套一体化智能绿化装置。
由于看准智能园艺市场,2016年初,3个年轻人注册成立了公司。然而公司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一连几个月都没接到订单。
“项目很好,但缺乏创新、科技含量不够,导致没有市场竞争力。”学校科技产业处处长司文会说,目前专科层次学生创业存在的普遍瓶颈是,大多都停留在简单、低层次,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使得创业再往上走很难。
“在打造‘大国工匠’的今天,高职类院校必须找到自己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生态位,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相结合,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培养出社会和企业发展所期望的人才,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苏州农职院党委书记徐向明教授表示。
为突破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难点、痛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去年12月举办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举办大赛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学生不断动手改进作品,这本身就是创新。”学校科技产业处马国胜说,参赛的作品要求必须是已成型的创新产品,而非停留在纸上的设计稿。
从去年6月开始,学校安排物联网专业方向和园艺专业方向的老师,共同指导郁子豪团队不断改进技术。产品现已改进到第三代,正在申请专利。“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新风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植物监控等系统整合,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能实时、自动对植物进行浇水、施肥、补光等操作。”郁子豪说,以前是小打小闹,现在深刻领会到“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在去年11月底举行的江苏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中,郁子豪荣获“职业规划之星”称号。
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还推出一揽子创新举措:将企业项目融入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再通过各学院的创新工作室,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学院再遴选、推荐好的项目,参加学校的创新大赛。对重点项目,学校将进行三年跟踪,对创新项目、创新团队进行滚动式支助。同时,还引进社会资本,帮助学生进行项目转化,进行有效创业。
由园林工程专业的刘紫瑶、景观设计专业赵奕帆和汪哲开发设计的多功能绿篱修剪机,因具有首创性,已有公司明确表示购买该项专利,进行产业化生产。由园艺科技学院推荐的学生创新项目“一米菜园”,为城市居民栽培蔬菜提供便利,已在江苏海安等地推广。
苏州农职院院长李振陆教授说,为扩大创新教育覆盖面,学校建立了“一院一团一平台,一团一企一产业”的科技产业工作模式,依托每个学院打造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对学生群体的科技创新,采取教师指导、师兄带师弟的模式,让科技创新在学生群体中遍地开花,形成可持续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