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唐 婷
一张张泛黄的手稿、书信,一枚枚有着年代感的勋章……见证了钱塘江治理科学家群体代表戴泽蘅、韩曾萃参与了数十年的治江实践。近日,在杭州召开的钱塘江治江历程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暨“钱塘江科技群体学术资料采集工程”研讨会上,两位老科学家将这些宝贵的治江实物资料捐赠给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钱塘江故名浙江,以气势磅礴、变幻多姿的涌潮闻名于世,但其潮强涌急,两岸洪灾不断,历代修建的钱塘江古海塘工程成为保护两岸安澜的“生命线”,也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钱塘江治江方略有着一系列重要变化,从20世纪50—60年代“拦江建闸,潮汐发电,消灭涌潮”,到70—80年代“治江围垦”,再到90年代“缩狭江道,保护涌潮”,反映了钱塘江治理工程从被动地“惧潮抗潮”到防潮与治江并举、主动地追求“人水和谐”的历程。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石云里是钱塘江科技群体学术资料采集工程的项目负责人。他在会上表示,钱塘江的治理开发,其实测数据资料积累之丰富,分析研究手段之完备,综合治理成效之显著,在我国河口治理中尚无先例,在世界河口治理中也独具特色,被国内外学术同行誉为“世界强潮河口治理成功之典范”。
“回望建国以来钱塘江60多年的治水历程,科学治水是关键,老一辈科学家心无旁骛、严谨治学的治水态度,尤为值得现在的科学界和年轻学者所学习。”浙江省水利厅副巡视员徐有成对科技日报记者说道。
在徐有成看来,钱塘江治水工程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对河口资料数十年的观测收集整理上,在累积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建立模型,反复推演,探寻潮涌的规律。“反观当下的一些水利工程项目,仅根据不太多的数据资料就进行决策,显得尤为短视和急躁。此外,一些水利研究往往只关注表面现象问题,而忽视了对本质机理的探寻”。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钱塘江河口数据的系统收集工作就拉开序幕。1957年4月,时任水利部副部长的钱正英在杭州主持召开钱塘江下游(河口)治理座谈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先建立专业测验队伍和科研机构,建议成立钱塘江河口研究站。同年5月,钱塘江海潮测验队成立,7月钱塘江河口研究站成立。
曾担任过钱塘江管理局局长的韩曾萃回忆道,1950年以前,受现实条件和技术手段制约,未能进行系统的水文、地形观测,对钱塘江河口的动力地貌、河床特性缺乏了解。钱塘江海潮测验队和河口研究站成立后,收集了大量地形、水文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为河口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治理,钱塘江海塘的防洪标准由过去的5—10年一遇提升到目前的百年一遇。会上,多位老专家认为,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情况,比如超强台风等,钱塘江海塘应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曾担任浙江省水利厅厅长的陈绍沂认为,钱塘江标准海塘修建时采用的是1994年出台的国家防洪标准,经过20多年发展,河口沿岸经济社会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应在现有基础上建设高标准海塘,进一步提升防洪标准。韩曾萃也认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应展开对高标准海塘建设的研究,考虑将防洪标准提升至300年一遇。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老专家多为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徐有成笑称道,长寿是钱塘江治理科学家群体的一大特点。尽管已是满头华发、步履蹒跚,但谈起钱塘江治理的过去和未来,这群长寿老人们思路清晰、侃侃而谈,令人动容。虽然不在科研一线,他们仍保持着对钱塘江治理的热切关注,积极地献言献策。
“这群老科学家,很多人一辈子就做某一项研究,他们做完一个研究课题、工程项目,还会回过头去验证当时的想法和实际情况是否有偏差。而现在的科研人员大多做完一个项目,就跳去做另一个项目,项目之间也关联不大,缺乏在某一个领域多年的精耕细作,也鲜有人回顾已完成项目的得失。”徐有成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