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黑科技”一网打尽“张献忠江口沉银”
——专家解读水下考古探测技术

    陈 伟  本报记者 盛 利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20日召开“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闻通气会”宣布:从今年1月开始的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取得进展,目前已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本次考古发掘不仅是四川首次开展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也是我国考古界首次在内水区域开展围堰考古,其中采用大量先进技术。21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考古技术支持单位之一的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团队。

    “目前,考古工作已发掘面积10000余平方米,协助开展大面积的水下探测工作,确定最有可能的考古发掘区域,是我们团队的主要工作。”团队科研人员介绍说,水下探测中所采用的方法、技术必须能够适应水域环境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在相关设备的水密性、弱信号处理、水下探测数据的成像方法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本次工作中所采用的电阻率成像、地质雷达以及瞬变电磁等方法均具备了在水域探测领域的可拓展性。“其中,电阻率成像法可以较好的描述基岩的起伏状态,为考古探测划定有利区段;地质雷达技术在陆地浅层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配套低频天线的水密性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该方法描绘河床中砂卵石层至基岩顶面的结构变化;地—空瞬变电磁探测系统,选取有利区段进行空中连续电磁探测,快速获取电磁响应异常的平面分布图。”

    “江口沉银”发生于明末清初,目前出土的文物以贵金属为主,上述文物的埋藏特征受到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与河床基岩的起伏形态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岷江河床中,基岩在电性特征上具有低电阻率的特性,而覆盖于基岩之上的砂卵石层则表现为明显的高电阻率特征。以上述两种地层的电性差异为基础,利用电磁法探测技术可以描绘出岷江河道内基岩的起伏状态,进而为考古发掘的有利区段划分、挖掘工程的土方量计算提供依据。”团队科研人员说,通过上述方法获得河床基岩构造图,寻找沉银有利储集区,就可为大范围开展考古发掘提供方向;获得河床砂石覆盖厚度图,则可预测考古挖掘土方工作量,就可为合理安排考古勘察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而构造图、厚度图仅是绘制水下科技“寻宝图”的第一步,为在水下的泥沙、岩石中将“宝藏”在图上标示出,团队还运用了地质雷达方法,团队参与人、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周军说,这是一种采用短脉冲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检测地下介质分布的新技术,电磁波信号在地下介质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反射、投射,从而获取地下介质的断面扫描图像,获得“沉银有利储集区”。

    未来该研究团队还计划绘制出水下考古的“3D导航图”。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胡光岷说,未来两年内可以在岷江彭山段的河道内以电磁法探测技术为主,结合水下声波探测方法,对该区段的岷江河床砂卵石层和基岩的结构变化情况进行网式3D探测。这包括利用声波探测方法绘制河床的3D地形起伏,同时以电磁探测技术描绘河床基岩的3D构造形态。其中,水下电磁探测数据的3D快速成像与基岩构造形态的3D建模技术,将快速的为探测人员提供解译模型,同时为考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科技日报成都3月2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