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加速器
“与此前不同的是,如今我们孵化的方向更聚焦了!”
两年前,科技日报记者与创客总部合伙人陈荣根有过一面之缘。再次见面,陈荣根这样说道。
在中关村,聚集着众多诸如创客总部这样的孵化器,同质化竞争似乎在所难免。陈荣根坦言,在创客总部成立伊始,也曾不够聚焦,“近一两年来,我们的孵化定位由面面俱到转型至重点服务科研院所和高校,主要关注前沿技术和知识精英,注重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前沿技术推动大企业转型升级。”
创客总部投资和孵化专注于人工智能、新材料、医疗健康、消费升级等领域。“我们目前服务的对象大约是这样一群人:30岁左右,北大、清华、北航、中科院等重点院校理工科的博士。”在陈荣根看来,孵化器的作用更像是一个杠杆,通过孵化器服务更多的企业,“我们的创客总部一年可以扶植100多家企业,每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解决就业”。
在创客总部的会议室里,创业者三五成群,热烈讨论着创业计划和产品的规划,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房间墙壁上,涂着颇具动感的图案和“地狱中行走,天堂般享受”“用沉静之心创业”等标语。“这些标语都是创业者们自己的心声。”陈荣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一方面在淘汰创业公司,一方面在淘汰众创空间。没有人天生是创业者,关键是实践。”在陈荣根看来,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在为创新创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主要是宽容鼓励创新,并且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行业准入和创业成本”。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吴佳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