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晔 陈 莹
两会视点
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场上,委员们说起这样两个小故事: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唯一奖励,是拥有一个专属停车位。
在美国另一所高校斯坦福大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甚至没有发表过一篇SCI论文。
“如果按照国内大学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要求,国际上好多诺贝尔奖得主恐怕连博士学位也拿不到!”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双一流”建设不能纠结于拿到多少经费,也不能过分依赖机械的指标和排名。
对于什么才是“一流”大学,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建委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说起世界一流大学,大家都会提到哈佛、牛津、普林斯顿,却从来不会把他们混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内涵。”
“以前,高等教育的很多评估过于依赖指标,所以在经过许多个指标评估环节后,各个大学的多样性内涵就被屏蔽掉。现在要发展世界一流,就要找回以前屏蔽掉的内涵,还他们清晰的面孔。”吕建说。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代表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建设经验表明,“双一流”建设不仅要体现在水平提升上,还应该体现在特色彰显上。
因此,“双一流”建设能否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指导思想和“精准支持”的方式,是让南京中医药大学等不少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怦然心动”也无比向往的。
很多观点都认为“双一流”建设要设立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标准,兼顾教育公平和资源分配均衡。但受访的代表和委员都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
一段时期以来,把SCI论文、ESI学科排名等作为人才和高校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在国内盛行,且以重奖为牵引、用考核作驱动。在高校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些措施确实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现在这些重奖的政策已经被“泛化”“滥用”,正逐步走向其初衷的反面。
胡刚认为,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科评估和大学排名是一种必然,须予以正视而不是排斥。但任何一种评估和排名都有其先进性和局限性,过分依赖某一种评估和排名的结果进行资源配置,将使得高校只能围着指标办学,最终背离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易红为此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督查《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效益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的落实情况,促进相关单位和部门尽快改变目前关于学校和学科建设评价重规模轻质量、重定量指标轻定性判断、重排名排序轻诊断咨询等的弊端,更加重视对学校和学科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评价,更加重视对学校和学科建设定位科学性、建设过程高效性的评价,引导和促进不同的高校和学科办出特色,成为一流。还有专家提出,要引入全球同行评议,考虑研究成果对专业发展的影响,对国民经济社会的贡献等。
“假如我们对‘双一流’建设的关注和期盼只是在于给大学增加了多少办学经费,尽管这是通过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决定的,那我们还是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成长为‘世界级大学’的胸怀。”胡刚这样说到。(科技日报北京3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