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新篇 团队风采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小麦约占国内口粮40%,我国小麦产量和消费量均居国际首位,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对保障国内口粮安全和稳定国际粮价具有双重战略意义。
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手中,1998年,该团队成立,19年来,他们与田野为伴,与小麦为友,成为了农业科技界的创新担当,引领我国小麦遗传改良发展方向并为产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下我国小麦生产技术已稳居国际领先水平。
种子改变世界。1998年至2014年,在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由4.5亿亩调减到3.6亿亩的严峻形势下,这支团队依靠推广新品种等科技进步使单产提升42.1%,年均增长6.7公斤、居国际第1,总产由1.10亿吨提高到1.26亿吨。
这支团队品质研究带动全国育成一批面条专用品种,高产节水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使黄淮北片小麦生产灌溉用水减少约一半,产量却提高约40%。
小麦是团队的名片。他们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小麦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界的标志性团队和杰出代表,总体影响力已居国际领先团队行列。如今,这支团队已成为我国小麦重大科研项目最重要的组织者(占50%以上),近10年主持“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482项,总经费约4.4亿元;建立了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工程及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下设的12个分中心,与法国农业科学院和CIMMYT等国际顶尖团队合作建立了4个双边实验室。
1998年至今,团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际奖5项,与其他单位合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保护权91项,在国内外出版专著8部。在Nature、Plant Cell等发表SCI论文438篇,SCI论文总量居小麦遗传改良领域国内第1、国际第2、他引频次居国际第4。
究竟是什么,让这支团队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说,是种质、方法及信息服务有力支撑这一巨大成就。实际上,团队初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先辈科学家金善宝、戴松恩、庄巧生、董玉琛等院士为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后,团队成立后,19年来,通过人才引进与优化完善、选派科研骨干到国际顶尖团队工作等,形成学科齐全、中青年专家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创新团队。如今,这支团队现有研究人员82名,包括院士2人,其中50—65岁和35—49岁分别占45.1%和34.1%。团队负责人刘旭于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何中虎当选为美国作物学会和农学会资深会员。
通过几代人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团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在我国历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中,90%以上主栽品种都利用了该团队提供的优异育种材料及其衍生后代,团队近10年引领国内外种质资源研究新方向。团队首创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用这一体系育成的新品种推广1.8亿亩。团队创建以面条为代表的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用这一评价体系育成的优质品种累计推广4.8亿亩。在国际上首次完成D基因组测序,团队发掘的育种可用分子标记在美国等14个国家广泛应用,引领小麦遗传改良新方向。
就这样,19年来,这支团队以“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创了“三农”事业的新局面。刘旭说,团队将通过自主创制的新材料应用和基因组学技术实用化,预计5—10年内将在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