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4日 星期六
人工智能可解“脸盲症”?
好智能也需要给力的数据
本报“网红”记者张盖伦

盖伦跑两会

    作为一名重度脸盲症患者,上两会的最大苦恼,就是得“认脸”。

    每位代表委员,都是行走的新闻线索,你抓住了,也许就抓到了新闻。但抓住的前提,是你能在代表委员出现的第一时间,认出他,将他拦截。

    去年,我在政协科技科协组的会场晃荡,发现本报政协老司机总能准确地喊出人家委员的姓名。“刚刚走过去的那个是秦大河。”“看,叶培建来了!”“哎呀,蔡委员你好啊!”

    我看着他逛会场如同逛自家小区,内心简直顶礼膜拜。我悲伤地发了条朋友圈:要是手机自带人脸识别功能就好了——扫一扫,界别姓名全知道!

    结果,今年人工智能来了。它说,它能帮我辨认代表委员的照片。

    简直是四海八荒第一好消息。我立刻下载了APP,揣着手机直奔会场,内心充满“我要翻身了”的豪情。是的,科技改变脸盲记者两会命运的时刻到了!

    一进铁道大厦,就看到一位委员在和旁人合影。绝佳机会!我立刻掏出手机,郑重交给人工智能第一个任务——智能智能告诉我,这位委员,他是谁?

    人工智能在5秒的思索之后,犹豫着给出了两个选项:一男一女。

    好吧,我确定这位委员是名男士。点开一看,答案是——景新海。

    我凑上去看委员胸前的牌子。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人家牌子上写着:吕建中。

    这就很尴尬了。

    我不甘心,后来在各种场合试了4次。4次下来,实践告诉我,脸盲症的苦恼,人工智能也没有解药。

    但也可以理解。人工智能的智力,很大程度上由数据的丰富程度决定。明星们的照片,网上随处可寻,人工智能可以一口气看成千上万张不带重样的,识别起来那是so easy。但是代表委员不一样,大多数都在各行各业默默工作,人工智能获得的数据,很有可能只是人大、政协官网上的证件照。学习数据一匮乏,它就很难成为好学生。

    智能还是个好智能,但数据不给力。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邓中翰就告诉我,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开放更多给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的数据,从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数据对人工智能来说,真是不可或缺的养料。

    (科技日报北京3月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