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由泰国科技部、泰国国家科技发展署主办,泰国农业部、植物培育和谷物繁殖协会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合办的2017国际可持续发展农业和生物经济大会在曼谷开幕。广西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前左)和泰国科技部部长Dr.Atchaka Sibunruang(后中)陪同泰国公主诗琳通(前右)参观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展区。 |
2016年11月17日,广西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中)到玉林市“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调研。 |
时代呼唤创新、发展需要创新、创新决定未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增长新动力。
站在全球、全国的大局和高度,广西科技部门如何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新思维把握新动向,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新思路谋取新发展,在创新创造中引领广西发展?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
科技创新呈现“9大亮点、17个突破”新气象
为广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日报: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国家富强之基、永续发展之源。去年中央和广西分别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和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对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专门部署,把创新摆在国家和广西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题,过去一年广西科技创新工作有哪些亮点和突破?
曹坤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各方面创新的核心和基石,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广西科技创新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广西召开了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广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一年来,广西科技创新系统按照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要求,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扎实做好科技领域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工作,科技创新事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了“9大亮点、17个突破”的新气象,为广西实现“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9大亮点”为:一是召开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迈出新步伐。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成功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发表重要讲话,动员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大会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及8个系列配套文件,在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方面实现新突破。《广西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规划明确到2020年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广西创新体系,科技进步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中等地区行列。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健全。自治区党委、政府整合33个部门重构科技教育发展领导小组,自治区政府批准成立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办公室。二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继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日渐通畅,深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全年科技成果登记受理项目为3364项,全年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输出)1832项,技术交易额19.2亿元。科技奖励制度不断完善,组织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修订工作。召开2016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评选出155项优秀科技成果,共获得专利授权445件,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1535.6亿元。三是强化创新链一体化部署,产业科技创新成效明显。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凸显成效。启动实施石墨烯新材料、制糖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非粮生物质能源等6个科技重大专项,获取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石墨烯粉体材料制备技术,自主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156个,研发了国内先进的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准工业级3D打印机,产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基础日益夯实。创新研发基地建设持续增强。修订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新认定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基地)18家,累计达到94家。新认定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累计达到220家。基础科研能力持续提升。修订出台《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陈真诚教授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这是广西首次获得该类项目,标志着广西在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推进生化参数无创测量前沿技术原始创新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2016年遴选确定7人为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一批人选,择优选聘31名自然科学类八桂学者,积极推荐广西人才申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五是强化创新功能区建设,创新引擎打造再上新台阶。高新区建设提挡升级。2016年新设立贺州、百色两个自治区级高新区,广西高新区总数达到10个,其中国家级高新区4个。高新区各项指标增速明显优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广西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制定自治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报审条件和程序。柳州、桂林自治区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南宁、北海自治区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加快推进创建工作。科技型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新认定自治区创新型(试点)企业27家,累计达到179家。全区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3家。六是科技创新增进民生福祉,科技扶贫开启新模式。“空店”科技精准扶贫模式不断推广。全年累计组织2300多名科技特派员进驻贫困村,开展实地服务2.3万人次。民生科技成效明显,持续推进科技惠民工程,科普活动蓬勃开展,在全区范围内举办各类科普活动850场次,发放科普书籍资料54万册,参与活动群众达62万人次。七是深化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科技招商引智彰显成效。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不断加快。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加强与德国、美国有关方面的科技合作,攻克大飞机、大推力火箭等国家重大工程急需的高端铝合金材料制备难题,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科技招商引智初见成效。与香港、澳门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达成意向,共同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圈”。八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亮点频现。获批成为全国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在全国率先召开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启动会,建立全区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三级联动工作体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升。全年共获发明专利授权5158件,同比增长28.4%;有效发明专利1.4222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同比增长49.9%,增速居全国首位。全区作品著作权登记数量达到290件;农林业植物新品种授权品种数量达到152个。九是统筹凝聚各方创新力量,协同联动格局初步形成。各地市科技创新百花齐放。南宁市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成为全区首个试点开展科技保险工作的城市;柳州市着力营造“双创”环境,成功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各部门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推进,自治区创新办以及科技计划厅际联席会议、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
“17个突破”为:《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及系列配套文件被评为2016年度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改革方案第1名、2016年度广西十大新闻第2名。整合原本分散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新的五大科技计划的做法走在全国前列。广西大学和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公司研发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打破了近年来广西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空缺国家科技大奖的局面。玉柴机器股份公司参与研发的“复杂铸件无模复合成形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成果荣获2016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获批建设广西师范大学“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广西第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柳工机械股份公司与波兰国家研发中心共建柳工欧洲研发中心,成为我国企业与波兰国家研发中心进行的唯一合作研发项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陈真诚教授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这是广西科研团队首次获得该类项目。6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历年之最。南宁高新区在116家国家级高新区总体排名升至第39位,广西国家级高新区首次跻身全国40强。广西企业首次晋级“双创”全国总决赛,获得6个优秀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家,同比增长29.5%,为近年来少有。“空店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率先走出一条深受贫困群众欢迎和切实可行的特色精准扶贫之路。广西与柬埔寨等5个东盟国家首次举办双边技术转移中心联席工作会议,与越南广宁省共建双边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国内首个区域性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广西农科院与美国农业部运河点甘蔗研究所合作成功育成适合广西甘蔗新品种4个,示范推广面积达4.5万亩,使广西甘蔗新品种选育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广西获批成为全国首批3个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区)建设试点省(区)之一。全年获发明专利授权增速居全国第4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居全国首位。全区6项专利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为历年最多。
把握科技创新新形势新要求
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广西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日报:“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科技创新工作迈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历史时期。国家和广西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寄予了更高期望,科技创新工作面临大有作为的机遇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您怎么看待当前广西科技创新工作的形势?
曹坤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高度,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形成了指导新时期科技工作的行动纲领,拓展了创新发展的新境界。广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让创新成为发展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为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规划了落实路线图。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好新时期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时刻紧跟国际国内科技竞争潮流。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涉及科技创新的地位、道路、动力、关键等诸多方面,为未来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工作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要深刻领会“八个坚持”:坚持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把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作为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坚持把依靠科技创新作为打造先发优势的根本手段;坚持把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作为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把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创新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把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份纷纷强化创新驱动作用,以创新重构竞争新优势,如美国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欧盟推出了《创建创新型欧洲》;德国制定了《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北京市加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获批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努力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江苏省从2016年起连续3年统筹安排省级各类资金超过1000亿元,支持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战略与政策部署形势喜人、国际国内创新竞争态势逼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我们要紧跟全球科技创新潮流,以时不待我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撸起袖子务实干,早日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广西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们要围绕建设创新型省区的长期目标,持续夯实科技发展基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提出建设创新型省区的发展路径:到2020初步建成创新型省区,到2030年全面建成创新型省区,通过长期努力,迈入中西部创新型省区的前列,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积极贡献。跟我国科技实力迈进与世界水平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格局相比,广西除了极少数领域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基本处于并跑外,其他大部分领域仍处于跟跑阶段,据科技部《2015 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广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广西科技创新基础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高水平创新平台稀缺、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创新内生动力不足,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亟待增强。我们要对照目标要求,紧紧扭住薄弱环节,在补齐短板上下更大工夫,确保实现建成创新型省区的既定目标。
我们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振兴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我们既面临分享现代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红利的重要机遇,也面临跟不上创新步伐、在时代大潮中落伍掉队的严峻挑战。当前,广西经济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传统动能由强变弱,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低端领域产能过剩,高端领域供给不足,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需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培育并转换发展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促进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下一步要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改进供给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技术水准和竞争力,依靠科技创新力量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振兴壮大实体经济。
我们要按照加快职能转变的新要求,切实在推进“四抓”上狠下工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这是对科技管理部门的新定位、新要求,对我们地方科技部门来讲,抓战略就是要着眼长远,认真研究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全局性重大问题,准确把握发展动向,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增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经济社会的能力。抓规划就是要超前布局,部署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载体,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抓政策就是要强化普惠性和精准性的政策供给,推动重点政策落地落实,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能力和动力。抓服务就是要强化创新公共服务,推进资源开放共享,更多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减负、清障搭台。我们要敢于担当、善于开拓、履职尽责,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扎扎实实地将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战略、规划、政策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全力推进“10大狠抓、15个工程、6个行动”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日报:2017年是广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攻坚年。2016年召开的广西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已经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特别对打造九张创新名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抓科技创新产出等重点任务都有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具体来说,广西将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以求实现重点突破?
曹坤华: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吹响了广西新一轮科技创新的集结号,广西科技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省区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广西“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把工作重心从顶层设计转移到全面落实上来,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着力扩大开放创新合作,着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新动能、振兴实体经济中的核心关键作用,力争新增1家以上国家级高新区,新设立2家以上自治区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000家以上;组织33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建设技术成果转移示范机构20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5%,支持10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加快推进建设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为加快营造“三大生态”,实现广西“两个建成”做出应有的贡献。2017年,我们将重点全力推进“10大狠抓、15个工程、6个行动”。
狠抓政策落实落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细化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列政策措施,将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期间出台的1+8系列政策措施细化分解为200条,逐条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设区市。全面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研究出台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的宣讲培训,实施创新政策讲习工程,组织讲习团赴各地开展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文件精神宣讲解读。
狠抓机制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构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全面启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工程。完善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科技监督和评估机制;深化区直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探索建立院所统一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新体制管理。
狠抓产业技术创新,增强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创建重大创新研发基地,培育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实施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重大专项,聚焦九大创新名片,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金属基新材料、糖料蔗高效生产、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石墨烯新材料的应用、非粮生物质能源、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粮食与生物种业创新、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等10项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等领域,培育一批知识产权密集、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扩容提质工程,组织指导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争创国家级农高区。
狠抓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产业紧密融合。加快推动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实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走基层工程,鼓励科技人员成为科技特派员,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年确保组织330项10万元以上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应用,其中引进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2项,技术交易输出和吸纳总额达到75亿元以上。
狠抓科技创新功能区,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稳步建设高新区等产业发展平台,实施高新区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培育若干家条件较好的自治区级高新区向国家级高新区冲刺升级,力争新增1家以上国家级高新区,力争新设立2家以上自治区级高新区。加快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程,在牵头组织建设好柳州、桂林自治区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础上,争取新建南宁、北海两个自治区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孵化器与众创平台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增量提质工程。
狠抓科技型企业培育,切实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扩量提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000家以上,入库培育企业达到300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领军工程,组织遴选一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引领全区重点产业发展的10亿级高新技术领军型企业。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加强科技金融支撑服务,鼓励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内入驻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狠抓科技惠民,增强民生科技支撑能力。扎实推进科技扶贫精准脱贫。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扶贫专项行动计划,组织29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5000个贫困村进行科技帮扶,实现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实施科技扶贫示范工程,大力推广和继续创新天峨县“空店”精准科技扶贫模式。稳步发展社会领域科技创新,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狠抓创新开放合作,深化国际国内科技合作。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科技交流活动,积极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重点加强与东盟、以色列、欧美等科技创新合作。承办好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和第5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探索建设中国—东盟企业创新合作孵化器。精心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圈。密切与中国港澳地区以及东盟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中医药大健康领域的重大创新研究。
狠抓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建设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为目标,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逐步实现几个转变:从简单的专利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转变;从面上的普及动员向有意识、有计划地支持重点创新资源密集区的发明创造转变;从封闭式的自我发明创造向开放式的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造转变。
狠抓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加强简政放权和依法行政,加快推进科技管理部门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优化创新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科技行政审批改革,继续优化科技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支撑和服务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干部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