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5日 星期三
“松果”传闻再现 ——
自主研发芯片:是“坑”也要跳

 

    本报记者 刘 艳

    因为将配备小米首颗自主研发的处理器“松果”,小米的神秘新机5C一直在手机圈保持着很高的曝光度。在松果电子官网和微博于近日上线后,关于小米自有芯片的传闻又一次成为热点。虽然截至记者发稿时小米官方仍保持沉默,但种种迹象表明小米推出手机自研芯片只是时间问题。

    若“松果”处理器面世,小米便将成为继华为后中国第二家使用自主研发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制造商。这是巨坑,还是坦途?芯片的技术门槛高,投入成本大,未来小米手机的出货量能否支撑和分摊其芯片的投入成本,仍需要验证,技术成熟度和产品能否有竞争力也是很大的未知数。

    小米为什么做芯片?因为在新一轮的博弈中,再怎么强调芯片业的价值,都不为过。

    自主创新是条正途

    小米在多年前便已开始布局芯片自研,但与华为完全自研芯片的模式相比,小米选择的是与联芯科技合作自研。

    2014年11月,大唐电信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联芯科技开发并拥有的SDR1860平台技术以人民币1.03亿元的价格许可授权给由小米和联芯共同投资成立的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自此,关于小米自有芯片产品的传闻就未间断。只是,一贯高调的小米对此很少谈及。

    纵观全球手机厂商中,涉足芯片开发的厂商只有少数公司,多数终端厂商都是从专业的芯片厂商购买芯片。在中国智能手机制造领域,除华为之外,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都是依靠别人的芯片,以至于美国高通、MTK在手机领域几乎达到了垄断的地位。

    但是,做芯片和做手机的最大区别在于,手机可以依赖上游产业链供给,我国手机产业因此遍地繁华,但手机芯片是耗时耗钱的产业,Comobs创始人赵宇说:“手机芯片的技术难度,并非小米和联芯合力能够突破,即使是华为和中兴这两家国内乃至国际手机行业屈指可数的企业研发自主芯片也是个艰巨的任务。”据了解,联芯科技的芯片产品出货量非常少,技术成熟度也远不及高通、联发科、展讯、海思等厂商,“松果”产品竞争力仍是未知数。

    “小米成长的前期阶段因为走得太快需要回头补课,虽然从阶段性看,以通信起家+持续研发投入的华为比小米更成功,但不能因此说现在的小米失败。小米芯片与生态发展的战略意义仍然非常有看点,只有不确定的未来才是潜在的机会点。”赵宇说:“或许,小米的芯片来得有些晚了,但终究是好事。从小米5S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到MIX推出,小米对于技术投入初心不能仅仅从专利申请量去判断,毕竟这也是需要时间、人力和资金投入去推动的,而这也是华为数十年的核心所在。”

    核心技术是话语权

    现在已很少有人质疑国产厂商研发芯片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华为通过麒麟处理器和手机产品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自研芯片的意义有多重要,虽然这条路并不好走,也不是谁都走得下去。

    在高通骁龙810遭受因发热问题导致热议时,华为凭借搭载海思麒麟925的Mate7一炮走红,也就是那时,异常低调的华为海思走入公众视野。

    华为手机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早期对于芯片业务的投入。2004年华为公司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自主研发高端手机芯片,那时研发芯片是不确定的未来。

    从2009年第一颗K3、2012年K3V2“失败”,到2014年被华为海思命名为“麒麟”的中国第一款高端智能手机芯片跻身业界主流,华为砸进去数百亿研发经费。如今,仅用在华为自己产品上的麒麟芯片已成为华为手机独有的特色之一和

    华为手机的优势竞争力所在,华为手机的品质需要自研芯片为其背书。

    华为为什么做芯片、小米为什么做芯片,说到底,不仅是因为把芯片这个手机产业的核心部件压在外部合作伙伴身上风险太大,也因为自研芯片能使部分机型持续保持高性价比,并在与诸如高通等芯片大厂的博弈中更具话语权。

    凭借“互联网思维”横空出世,将乔布斯视为榜样,小米受到众多“米粉”的追捧。几年时间过去了,虽然小米推出新品的速度并未减缓,在数量上并不输竞争对手,但却被OPPO、vivo等对手狠狠甩在后面,还被贴上了“低价”标签,并被诟病为技术上有短板。

    “松果”传闻再现,至少证明了雷军所说的不是空话:“我们知道技术的重要性,知道创新的重要性。”

    芯片较量是主战场

    市场很有前景,但也已拥挤不堪。年销量上亿的国产手机品牌当前几乎只有华为一家,挣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米曾被认为是一家智能手机厂商,一家互联网企业,异常复杂的商业模式,使很多人看不懂它。三年前小米就定下了以手机为中心连接一切设备的战略。但是,万物互联的话题提了近20年,都没有真正连在一起,小米怎么破局?

    小米用生态链和投资孵化的模式去推进并完成端到端的连接,到今天为止,小米有77家生态链企业,有30家发布了产品。2016年小米智能硬件生态的收入大概达到150亿人民币,小米已经连接激活了超过5000万台设备。从这个角度看,小米的生态链已初具规模,但是,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表现不佳。

    研究机构IDC报告显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互联网为主要模式的手机厂商在2016年集体失声,被称为互联网手机模式的鼻祖——小米在2016年被竞争对手全面超越,销量同比大跌36%,份额也从2015年的15.1%下滑至8.9%。

    另外一家互联网模式的践行者乐视更糟,因被曝出大额欠债供应商、资金链吃紧等问题,一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它所倡导的超低价互联网模式已难以延续。而曾在过去一段时间深陷与酷派和乐视之间股权斗争的360虽然没有惊艳表现,但终归还是差强人意。

    “我认为360手机现在还是小米的初级模式,还遭遇不到小米手机现在的瓶颈,但我们也要回归商业本质,做健康的互联网模式手机。”前荣耀销售副总裁,现任360手机总裁李开新说,360手机2017年的目标是销量增长10%—20%,做到最起码不亏钱。

    现在看来,对手机企业来说,唯有芯片的较量才能真正具有竞争优势。只是,正如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师马克·李所说,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开发能够和别的公司竞争的移动芯片需要大量资源。

    令人振奋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热潮开启,智能手机驱动着大规模应用。未来,几乎所有场景,都会有芯片及其解决方案的发挥空间,芯片的市场规模大到难以想象,芯片的价值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