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
还田难 利用难 调控难 推广难
美丽乡村建设还面临这些“拦路虎”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正面和反面,我国畜牧业产值达2.98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8%,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全社会不断增长的畜产品需求,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畜禽粪污问题日益突出。

    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讨会上,农业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董仁杰表示:“我国实现畜禽粪污能源化、肥料化利用还面临着还田难,利用难,调控难,推广难等实际困难,‘四难’是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拦路虎。”

    而2016年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曾指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全国畜禽粪污年产生量约38亿吨,畜禽粪污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可再生能源处处长李景明说。

    如此巨大的污染量,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阻碍可想而知。

    “目前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主要有三种模式,即能源化利用、肥料化利用和达标排放处理,其中能源化和肥料化是主要利用方向。”李景明说。

    这些处理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从2012年的50%提高到2015年的近60%;2015年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降低132万吨和10万吨,降幅达11.5%和15.4%。

    但是,这离理想的效果还有不小差距。“种养结合不紧密,畜禽粪肥还田难;能源产品缺乏竞争力,市场利用难;支持政策不足,引导调控难;科技支撑不到位,推广也很难。” 董仁杰认为这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和沼气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规模化沼气工程池容产气率和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新技术、新材料的标准和规范亟须建立。沼气服务体系尽管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未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和运营模式,服务人员不稳定、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致使现有沼气服务体系难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因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提出,要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对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具体来讲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其次,健全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再次,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最后,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适用模式。

    “在具体操作上,农业部起草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和分工建议,提出了5大方面23项工作的计划,包括工作责任落实、有关政策协调、强制性制度建立、信息系统建设和基础工作支撑等,力争实现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全面完成的目标任务。” 李景明说。

    在董仁杰看来,他认为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值得推荐,即政府与私人组织合作建设基础设施。“沼气工程目前越来越体现出生产‘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特征,走向PPP模式。” 董仁杰说,该模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

    “这其中,要特别着力构建农民受益、企业赢利、政府省力的三方共赢机制。”环保部农村处调研员孔源博士说,要推动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三级网络体系,让农民和企业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利,构建基于利益分享的、责权利统一的农村有机废弃物回收利用长效机制,从而摆脱各级政府财政长期掏钱支持项目建设、又得长期搭钱维持项目运转的模式,让政府部门从保姆式监管和治理模式中解脱出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