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
走近位于洛阳的中信重工,一种新中国工业历史感扑面而来。半个多世纪前那个火红的年代,这里印有钱伟长、纪登奎的足迹。
如今,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适应新的技术浪潮,中信重工开始实施战略转型。“从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从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转型,从本土化向国际化企业转型。”中信重工副总经理刘大华说。
为此,这家大型国企紧跟时代潮流,搞创客群,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全员创新,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效。2016年5月,中信重工成为国务院首批双创“企业示范基地”。
“依据中信重工自身特点,我们在创新中探索出三个层面的创新。一个是高技术的创新团队,第二是国际化的创新团队。第三个就是我们的工人创客群。”刘大华说。
2013年4月,中信重工成立由10名工程院院士和多名专家组成的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形成了一支高智力创新团队。随后,又陆续聘任18名领军人物为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组建了18个技术创客群。
随着“走出去”战略步伐的加快,他们着眼世界,相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6个海外公司、2个办事处,形成一支以海外行业知名专家为核心的高端人才团队,并培养了一个熟悉国际市场的超300人的专业人才队伍。
“这些海外高端人才与洛阳企业总部技术创客团队形成互补,协同创新,直接参与课题实施和技术支持,使该公司开发的技术和产品满足了国际化要求。”刘大华说。
中信重工实施的“金蓝领”工程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刘大华介绍,中信重工共为技术工人设立了11个阶梯式技能等级(即1级工—8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大工匠”),首批聘任了5名“大工匠”,并成立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大工匠”工作室。
以“大工匠”和金牌首席员工为引领,公司建立了以1个劳模工作室、5个“大工匠”工作室、16个首席员工创新工作站为代表的工人创客群。涵盖了冶炼、热处理、锻造、加工等12个主要技术工种,直接参与者逾500人。
中信重工是我国最大的重型装备企业之一、国家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煤炭、矿山、冶金、有色、建材、电力、节能环保和军工等行业提供重大技术装备。
公司因此认为,大型装备企业搞“双创”必须围绕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围绕中国装备“走出去”,围绕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实施创新,打出中国装备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公司技术创客群围绕“国字号项目”不懈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超深井大型提升机装备技术创新团队,2015年3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超深井大型提升装备设计制造基础研究”,实现了我国1500米到2000米超深矿井提升装备的技术突破。
工业机器人开发研究团队,专注于高危环境下和特殊工况下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研究,到目前为止在矿山救援领域已成功研制出矿用灾区侦测机器人、钻孔探测机器人、防爆生命探测仪和矿用水下机器人4类产品,均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生产大型低速重载齿轮是中信重工的传统强项。别的厂商只能制造出最大直径12米左右的齿轮,中信重工能制造出直径16米以上的齿轮,而生产这种超大型齿轮的设备——16米数控滚齿机,就出自张朝阳“大工匠”创客团队。
“当时,我们滚齿机最大只能生产直径13米的齿轮,偏偏有客户想让我们制造直径16米的齿轮。我们就琢磨,我们本身就具备生产大型机床零部件的能力,为什么不能自己制造一台滚齿机呢?”说干就干,张朝阳“大工匠”创客团队反复琢磨,借助集体智慧与创新合力,真的就造出了一台世界最大的数控滚齿机。
“海纳百川,为我所用”,是中信重工的基本思路。
翻开中信重工技术创客团队2015年立项的科研项目目录,你会发现30%以上的项目是由科研院所或高校参与的产学研项目。
紧紧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时代机遇,中信重工集众智推“双创”,与社会创客互联共创,一时间亮点纷呈。
这是一个“互联网+”经典案例。
2015年秋的一天,公司重装厂12米梳齿机在加工10.8米大齿圈时控制系统突然失灵,机床骤停。机床是20世纪70年代瑞士马格公司生产的,是完全靠机械系统实现四轴联动的高精密装备,目前全球仅存3台。由于微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飞速发展,要寻找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机床控制程序并将其写入12米梳齿机,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我立即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出了紧急呼救的帖子,并在帖子内介绍了公司12米梳齿机面临的困境。”电气控制工程师任建生回忆。
“SAVE ME!”(救救我!)帖子发出后,全世界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专家,纷纷在互联网上给任建生出主意、想办法。最后,德国电气工程师海因茨通过圈内朋友,在奥地利一家公司找到了1803号CPU板,并把它寄给了任建生。问题解决了,12米梳齿机重获新生。
以众智促创新,创出了金色的果实。这一“双创之路”使中信重工员工不断激发出新潜能,使企业迸发出新的活力,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