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在这里,春节时也能看油菜花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丰收”记

    本报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李 苗 刘启定

    1月中旬的长沙,虽不比北方“高冷”,但依然寒气逼人,冬意满满。湖南农业大学油菜花试验基地里,却提早进入了“晚春”。金灿灿的油菜花,开的正酣。

    “明年春节,大家有望在广东等南方地区,欣赏到油菜花开放了。”油菜地里,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拨弄”着手里的油菜花,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这是湖南省首个早熟油菜品种“湘油420”,也是中心研究多年结出的重大硕果之一。有了它及一系列早熟油菜材料的育成,未来南方春节长假期间,欣赏到油菜花不是梦。南方“稻—油”、“稻—稻—油”等模式大面积推广,也不再遥远。

    “三高”油菜培育:南方农民有望增加一季收入

    “油菜早熟、‘三高’品种培育,目前进展不错。”官春云说。

    中心创新团队成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陈社员介绍,南方水稻耕种区域,主要有一季稻和双季稻耕种模式。两种耕种模式中,都会有农田闲置期。

    农田闲置,并不“简单”。对农户不产生收入不说,还没法补给水稻种植后,土壤被降低的肥力。种植油菜,既可增加农民收入,也可给土壤有效培肥,改善土壤结构,保障下一季水稻稳产。一举两得。

    不过,普通油菜品种,与双季稻种植,“档期”不太吻合。两者生育期存在较大的季节矛盾。以长沙为例,一般油菜品种,在5月8日—10日间,才成熟。再接着种水稻,要等到5月14日前后。而早稻种植,通常5月1日左右就需插秧。

    “我们一直在尝试‘稻—稻—油’模式,但普通品种开展这种模式种植,需耗费劳力先育苗,等水稻收割后,再移栽到田里播种,以此错开两者冲突的‘档期’。小面积种植可以,大面积推广,劳动力不足是硬伤。”陈社员说。

    经过几年连续培育,团队成功培育出了“湘油420”等早熟品种和一系列早熟油菜材料。其中,“湘油420”不仅成熟期较一般品种早近20天,其播种期还推迟了近20天。一前一后,“无中生有”地“压缩”了1个月左右的生长期。

    “有了‘湘油420’,不再需要育苗移栽种植了,可直播。同时,我们还探索了全程机械化种植,大大降低劳动强度。”陈社员说。他介绍,品种产量约在每亩250斤左右。尽管产量略为偏低,但在减少劳动力的前提下,可为农民增加1季油菜的收入。“3元钱一斤的菜籽,算下来,每亩可增加700多元收入。”

    据了解,湖南冬闲期,有1000多万亩闲置农田。如大面积推广早熟油菜品种,仅湖南,至少可增加300—500万亩油菜种植面积。对食用植物油自给力不足35%的我国,这笔增产带来的好处,着实给力。

    官春云介绍,中心还致力于“三高”,即高产、高含油量、高油酸油菜品种的培育。目前,中心培育出的油菜品种,含油量从原有的42%提高到了48%左右。意味着100斤菜籽可多产6斤油。同时,中心还培育了多个高油酸材料。把菜油油酸含量,从60%提高到了80%,并已在衡南、武冈等地种植,实现了大面积示范和小面积产业化。

    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成果转化“杠杠的”

    为推动研究成果转化,2016年,中心与湖南省农委联合启动实施了南方现代粮油生产示范工程。在湖南、江西两省的12个县市,建设了12个集中连片、面积1万亩以上的示范基地。一年下来,中心技术成果在南方稻区累计应用面积超3000万亩,增产稻谷逾10亿斤,增产油菜籽逾5亿斤,平均亩产增收200元以上,创造出直接经济效益60亿余元。从基础到应用,效果“杠杠的”:

    开展了水稻—油菜轮作增产机理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杂志《植物生理学》发表。获得原创性成果,则可为南方稻田多熟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开展了适应两熟制的超高产水稻、“三高”油菜,适应三熟制的双季水稻、特早熟油菜品种等主要粮油作物特异种质资源创新和专用新品种选育。去年共审定各类水稻、油菜、马铃薯、玉米等粮油作物新品种45个;

    针对南方稻田污染问题,首次提出并研发了稻米镉污染控制技术(VIP技术),可使稻米镉含量降低30%以上;研发的农药、肥料双减技术,肥料利用率提高超5个百分点、稻田面源污染减排40%以上。协同研发出镉铅污染农田原位钝化修复与安全生产技术,获12项发明专利,通过基地示范应用,共使湖南省近2万公顷镉铅污染稻田实现了安全生产与高效利用;

    针对南方油菜生产后期雨水较多、稻田水渍涝害严重、生产管理成本大等问题,应用首创的油菜机械起垄栽培技术,在基地安乡县大面积示范,油菜亩产达200公斤,亩均节本增效200元以上;

    在全国区域布局开展一季超级杂交稻百亩片超高产技术攻关与示范,连续3年在南方区域实现平均亩产超1000公斤、最高达1088公斤;

    针对南方双季稻生产杂交稻用种量大、农机与农艺融合难等关键技术难题,协同首创出“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发出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使种子成本下降75%、双季稻亩产1200公斤以上。通过基地示范推广,一年来,在湖南、江西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亩增效益300多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