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地时间1月20日、北京时间21日凌晨正式宣誓就职,同时发表了一份个人色彩很强的就职演说,一如他在2016年大选期间的表现。
21日,新华社就发表英文评论,文章强调,当前是“史无前例的机会”,让中美两国能合作去解决以往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团队虽然没有展示完整的“科技政策”,但影响未来科技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偏好已有很多。美国科技界大佬、创业者、观察家、铁粉们都为此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因为他们对这位特立独行的新总统完全摸不着头脑,而特朗普方面对本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态度也是个信息黑洞。在相对一部分精英人群的眼中,这位秉持传统经济理念的实用主义商人并“不知道科学研究的价值”,前共和党国会议员约翰·波特就这样认为。
自大选以来,特朗普和其团队有关中国的言论比较多,但对华路线还没有完全定型。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阎学通看来,地产商出身的特朗普可以说是一位科盲,竞选期间经常发布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级”言论,如“全球变暖是中国的阴谋”,而且“他朋友圈里科技人士很少,内阁团队大多是老工业掌门人或金融圈人士。”
制造业回归
推动产业布局整体洗牌
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明确表示:“我们要拿回属于我们的工作”“我们要建立新的道路、高速公路、桥梁、机场、隧道和铁路,人民不再依靠福利,而是回到工作岗位。”因此,让制造业、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回归美国是新一届政府的核心政策要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发现非工业化的一些弊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退出不能是无止境的,必须考虑到高科技的落地应用以及大量民生的就业问题。因此特朗普和他的拥护者呼吁和提出应该振兴美国的制造业。但振兴产业并不等于重新启动以前关闭的工厂,而是要把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事实上,在奥巴马总统时代,制造业回归就已经成为美国朝野共识,很多举措在低调进行着,全国上下已经建立了许多先进制造研究中心。很多人猜测,到了特朗普这里,则会以更多重政策、更高调的手段加速推动“制造业回归”的进程。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认为,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必然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生存压力,整个制造业都将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或将出现全球性重新洗牌的局面,缺乏研发创新动力的企业必将淘汰出局。而从政策环境看,“我们的产业政策、科技扶植政策都是倾斜政策,说你是高新技术企业你才是高新技术企业。一旦纳入政府认定的范围,各种补贴优惠都来了。”结果,是不是真正满足了市场需求、切实提高了效率,反倒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此,在王小鲁看来,现行的不少产业政策和科技扶植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应该进行改革。“不要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除了基础科学研究以外,要学学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机制,看得见未来市场回报的才投资,而且投资用在你最需要的方面和最需要的时间节点上。”
提高移民门槛
或将引发全球人才大战
与推动高效能制造业回归的政策相匹配的,是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作为首个“百日办公计划”,特朗普将移民问题放在了首位。事实上,收紧H-1B和限制非法移民一直以来都是特朗普竞选纲要中的两大关键词,但也成了部分人认为其上台可能导致硅谷人才流失的主要依据。
基于这样的推测,百度总裁兼CEO李彦宏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企业家论坛上,公开邀请硅谷人才“搬家”。他说:“非常希望各国人才都能移民到中国来,让中国能够在全球创新的舞台上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
对此,《第一财经日报》刊文称“这一绣球或许抛之过早”。大选一周前,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场公开讲话中明确表示希望更多人来美国,并强调“会在修建的墙上建一个巨大的、漂亮的门”,这个门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欢迎你来,但你得走合法程序”。这个表述极其形象又精确地阐释了特朗普在移民问题上的核心主张——支持高科技移民、反对低技术移民。
与制造业回归的核心政策相呼应,特朗普的移民主张实际上是说:我只要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来服务,中低端员工我用自己人。而聚集在硅谷的都是美国移民局着重优待的“STEM”,即擅长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所以说打击“非法移民”的枪子儿恐怕伤不到硅谷几根汗毛。
然而,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面临激烈竞争,即使是“一种不安的情绪”都有可能为其他竞争对手留出发展空间。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展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同时创新创业大环境不断优化和改善,着实吸引了一批批在美华人技术精英的回归,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在内的重量级互联网公司都已将海外招聘放到人才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位置。而尖端人才的到来又直接推动了国内相关技术的跳跃式发展。
留住尖端技术和人才
除了机会和平台还要有蓝天
与美国收紧技术人才落户政策相对应的,是国内对高层次人才日渐积极和主动的“筑巢引凤”战略。2016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中提到,未来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一批能够承接重大任务、取得尖端成果、作出卓越贡献、形成‘塔尖效应’的顶尖人才”。
“国内创新创业孵化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从‘二房东’到创业辅导员的转变,这个速度非常惊人。”硅谷知名科技孵化器和种子基金500Startups前合伙人马睿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很多人眼中,北京中关村发展和赶超速度足以让它成为有别于“硅谷”而辐射全球的另一极。
而有着“全球硬件硅谷”之称的深圳同样走在了人才引进的前列。2017年1月16日,深圳市人社局发布2016年度“孔雀计划”人才引进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近两年增长势头强劲:2016年度,深圳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32人,与2015年588人相比,同比增长7%;88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了奖励补贴,涉及金额1.58亿元。
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无疑都将在新一轮的中美合作与竞争中释放利好。然而单纯的人才政策并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人才的唯一因素,经济形势、社会生活、健康环保等方方面面都将影响高科技人才的去留。
不过,在阎学通的心中也有一番遐想:“不再承担世界工厂重任的中国,可以在环保方面加大治理力度。将来中国的天空也许更蔚蓝,水也许更清澈,人们也可以更安逸闲适地过日子了。”
背景链接
美国拟阻中国主导半导体产业
参考消息网1月9日报道 美媒称,奥巴马政府表示,美国必须加强保护国内半导体产业,以基于国家安全理由阻止中国主导这一产业的计划。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9日报道,这些由奥巴马总统首席科学顾问编撰的新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可能导致中国投资美国半导体产业面临更严格的限制。半导体产业制造包括从智能手机到尖端军事武器系统使用的电脑芯片。
这份正文内容长达32页的《给总统的报告:维持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军地位》称,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已对美国芯片制造商及美国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并建议美国应对中国芯片行业采取更加严苛的审查制度。
报告建议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出口控制,同时由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对该产业的商业交易进行更广泛和更严格的审查。
奥巴马政府加大对中国投资美国的审查力度,这一点与即将上台的特朗普团队的政策出现了罕见的一致,特朗普团队已向中国表达了强硬的立场。上述报告指出,中国提出了一项规模1600亿美元、将自身打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业领导者的计划。
有专家认为,白宫报告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无疑是一次压力,但否极泰来,压力也能够被转化为动力。前提是一定要具备宏观上的意识和魄力,未雨绸缪,才可能将危机变为转机,尽早研发出核心技术,早日实现战略储备,让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不再受人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