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
■创新行动派
产量降、价格降,在煤炭“寒冬”里,背负人员多、贷款多等沉重包袱的整个煤矿行业都在为寻觅脱困方向而发愁。然而,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却在前10个月完成了营业收入逾292亿元,同比增加80亿元以上,在第三季度末整体扭亏为盈,并实现了近亿元的利润。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寒冬“消肿”,岗位转移抖掉沉“包袱”
7月底前,尚庆龙还是新汶矿业集团万祥矿业的调度室主任,而今,他却变成了采煤项目部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
丢了“官帽”的他,对这次转岗却并没有牢骚满腹,反倒很满意,咋回事?“在机关就是面子好看,现在才是真正得实惠。在新岗位上,我不仅能发挥我的技术特长,工资也比原来要高出2000多元。”
在煤炭效益不好的这段日子里,新汶矿业集团像尚庆龙一样转岗的人员不在少数。总经理助理取消,主任助理取消……为应对煤炭行业的“寒冬”,新汶矿业集团首先想到的是“消肿”。据介绍,该集团不仅全面取消了像区长助理、主任工程师等职务设置,就连大部分单位设置的专职副总师也被“减掉”。
“如此一来,全集团处级领导人员和副总师分别净减134人和87人,科区级管理人员由5336人减至1997人。机关管理人员由3447人减至1337人。”据新汶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若祥介绍,今年1至10月,集团共减员分流14207人,并实现了“转移有通道、人人有岗位”。
人人有岗位?都去哪了?如华丰煤矿就采取了对外承包服务、承揽工程等多种形式,加大人员外出的创业步伐。截至目前,新汶矿业集团外出创业人员横跨鲁、皖、蒙、黔4省区,涉及煤炭、洗选、物业、保卫、餐饮、绿化等6个专业,年创收近亿元。
“目前,全集团实现了各单位采掘合一、采辅合一、掘辅合一,基层管理也更加直接快捷,压在集团肩上的沉重包袱变得轻松起来。”张若祥告诉记者。
放权加压,基层活力大“爆发”
“过去集团派指标,现在是自己报指标,三轮竞拍数字不断攀升,那场面真是老开眼了。”谈起“自报指标”的新改革,孙村煤矿职工刘强印象深刻。
原来,从今年4月份开始,新汶矿业集团就对52个矿处级单位放权搞活,把过去“下派”指标变成现在的“自报”指标,这下使基层活力得到“爆发”。骨干矿井新巨龙公司在指标压力逼近极限的情况下,两次主动请缨增盈4个亿。6月份以来,新巨龙不仅月月盈利过亿元,个别月份甚至突破2亿元。不仅如此,百年老矿华丰矿、千米深井孙村矿、多年亏损的协庄也都焕发生机,实现扭亏为盈,就连亿元亏损大户良庄、万祥等矿业也大幅减亏。投产即亏损的新阳能源公司在今年6月份也迎来了“阳光”,开始实现盈利,结束了连续6年亏损的被动局面。
新矿矿业集团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入手,一改过去对二级单位的统管方式,创新实施“三管三放三自”管控模式,即管主要负责人、管主要指标、管监督考核,放开自主经营权、自主用人权、自主分配权,让各单位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实现了权责利相统一。同时,他们开创的“源点导向模式”,变下达指标为各单位主动认领,各单位自定“安全、产量、收入、利润、工资总额、班子薪酬”等重点指标,为挖掘减亏增盈发挥了巨大效力。“通过层层签订军令状,实行经济运行‘旬调度、月分析、季考核’,排名定次、张榜亮相。这些新措施,让我们浑身是劲,上上下下都是甩开膀子干。”刘强如是说。
阔斧改革,轻装前行浇灭“等靠要”
“我们企业的改革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从经济层面讲,改到深处是‘金融’,也就是‘钱’的问题;从政治层面而言,改到深处是‘市场’,也就是‘人心’的问题。”张若祥介绍,新汶矿业集团以市场化为引领,采取先谋划、细评估,先开渠、再放水,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以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为突破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制。
就拿强化资本运作来说,集团加强了财务集中管控和资金集中管理,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融资模式,深挖政策红利,1至10月份就实现财务创效9.57亿元。
“效益增工资就增,效益降工资就降”。在薪酬改革上,新矿矿业集团按照“控总量、调结构、保一线”的思路,变集团统管为各单位自管,变发工资为挣工资,这项改革一举“浇灭”了各基层单位以往“等靠要”的懒思想。“现在工资实行自挣、自控、自发了,无论干部还是职工,心里琢磨的都是如何分兵突围取胜,大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转岗后的尚庆龙深有感触。
“通过提信心、抓改革、激活力、促发展,可以说系列转型举措取得了实效,我们重新掌控了发展的主动权。”张若祥告诉记者,今年前10个月,在煤炭产量同比下降近600万吨的情况下,新汶矿业集团营业收入却增加了80多亿元,不仅甩掉了连续亏损的帽子,也为企业轻装阔步前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