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焦点
人类染色体三维结构图首次绘成
英国、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合作,利用先进成像技术首次获得人类全部46个染色体的详细三维结构。这些结构图清晰表明,组成染色体的物质只有一半是遗传物质,远低于人们之前的预期。
该成像技术具有开创性,可帮助人们获得染色体结构前所未有的细节。100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所有染色体几乎全部由遗传载体染色质构成,没有人对此提出过质疑,现在则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本周明星
单原子磁体存储设备原型诞生
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用单个原子磁体在石墨烯上铺装成超级晶格结构,成功研制出基于单原子的存储装置原型,其数据存储密度达到每平方英寸115太比特(TB),预示着新一代存储介质即将到来。这一设计目前的缺陷之一是,磁稳定性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下一步有望通过在绝缘基底上培养石墨烯,以改进超晶格的热稳定性。
外媒精选
一种续航数天的电池充电只需数秒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3日消息称,一种能续航数天的新型电池充电却只需要数秒钟。这种高性能电池使用了超级电容器,除了可以快速储存大量电力外,还可充放电3万次以上,而锂离子电池通常在充放电数百次之后储能就会下降。该电池克服了小型化的障碍,只有指甲大小,未来可用于手机、电动汽车及可穿戴设备。
前沿探索
重力信号可成地震预警新方法
科学家通过检查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数据,首次检测到一种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就可观测到的重力信号。这种信号有望改进地震预警时间,推动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研究取得新进展。
抗菌肽或成“新神器”
美国、巴西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抗菌肽,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其中包括一些已对多数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其有望被单独使用或与传统抗生素一同使用,从而使细菌难以产生耐药性,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新方法。
“最”案现场
史上最强气象卫星升空
当地时间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宇宙神-5”号火箭,成功将新一代静止环境观测卫星-R(GOES-R)送入太空。该卫星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气象卫星,价值10亿美元,空间分辨率提高了4倍,扫描速度提高了5倍,有望让天气预报发生彻底变革。
迄今最圆天体是颗恒星
宇宙间的星体并不是完美的圆球,当它们旋转时,会由于离心力而趋向变平。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最圆天体,被确认为一颗恒星——开普勒11145123,该星赤道半径和极半径之间的差异只有3公里。在遥远的宇宙空间中,它完美地展现了自然造物的巧夺天工。
一周之“首”
首枚光子神经形态芯片问世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制出全球首枚光子神经形态芯片,其中的每个节点拥有神经元一样的响应特征,这些节点采用微型圆形波导的形式,被蚀刻进一个光可在其中循环的硅基座内。在实验中,其能以超快速度计算——运算速度快3个数量级,该芯片有望开启全新的光子计算产业。
硅和碳首次借助天然酶“联姻”
美国科学家发现,在一种天然酶的作用下,当活体大肠杆菌细胞被“喂食”合适的含硅化合物时,其内部可形成碳—硅键。这是科学家首次证明有机生物体能让硅碳结合。除有助新药研制外,该研究还有助于解答生物进化过程为何对硅视而不见的问题。
一周技术刷新
疫苗有效性识别与提高有新方法
中美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提高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苗有效性的新方法,可识别疫苗中哪些成分刺激免疫反应的效力最低,进而筛选出较优的成分。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对抗一系列病毒性感染的疫苗。
挤压铂催化剂缩小0.01纳米性能提高90%
斯坦福大学科研团队通过将铂催化剂与一种超薄材料键合,挤压铂催化剂缩小0.01纳米,使其催化性能提高了90%。这种能从原子水平调控金属催化剂性能的新方法,可广泛运用于清洁能源领域,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
奇观轶闻
火星上埋藏着巨大冰层
美国科学家详细分析了NASA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所搭载仪器的观测资料后认为,火星上巨大沉积物中含有与地球上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一样多的水,该含水的冰沉积层面积比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面积还大,被认为是未来宇航员探索火星的可用资源。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