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范平一留德归国来到南通,创办江苏德明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启在新型环保建材领域的“探险之旅”。现在,公司研发的“改性酚醛泡沫保温绝热材料”,与南通四建、通州建总等公司合作,成功应用于外墙保温系统,产值已突破亿元。
招才引智,南通马不停蹄,抛出了一个个科技“绣球”。
“十二五”以来,通州引进了像范平一这样的高层次人才460名,落户人才项目211个。创办了华夏航空、沃太能源、德明新材料、公爵新能源汽车等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目前,已有35家人才初创企业的产品走向市场,累计实现销售7亿多元。
一个个人才项目的落户,并非偶然。为招来推动发展的“金凤凰”,南通高新区始终把人才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建设加速时期,我们对各类高层次人才充满了渴求,这种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和迫切。”南通市委常委、通州区委书记宋乐伟说。
如何帮助他们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变成通州产业的一分子?通州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人才工作的意见》《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等10多份政策文件,从资金扶持、融资贷款、生活配套等方面,增强人才政策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符合通州产业发展的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工程技术关键人才创业创新。2012年以来,全区共评审资助“510英才计划”6批次159个项目,资助金额1.24亿元,发放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和购房补助1406.9万元。
“公司创办以来,通州区政府从人才、项目、科技、融资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我们公司早生效益的重要原因。”这几天,江苏罗化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雪方正在为即将在深圳举行的新产品发布会做准备。去年,该公司在通州区政府的帮助下获得上海中汇金1000万元的融资,并引进解荣军担任公司技术副总。今年南通高新区又为公司提供了6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帮助公司解决生产线紧缺的问题。至目前,销售额已超过1000万元。
智“汇”通州,也让家纺、建筑、海工等这里传统的支柱产业重新焕发了活力。通过高洽会、创新创业大赛、“招才引智月”等活动,一批人才集结在现代家纺、智能建筑等领域创新创业,一部分已成为引领产业转型人才。一批“千人计划”专家,在新型纳米电极材料、工业智能装备、高分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部分成果已得到推广应用。此外,南通高新区作为全区创新主力平台,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入创新平台建设,新建江海智汇园、江海圆梦谷、桑夏软件园等创新载体共55万平方米。
发展的快车道上,南通高新区正在实现人才裂变式地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