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母亲约翰娜 |
■人物纪事
叔本华是19世纪伟大的悲观主义哲学家,阅读他的著作却总能给人以洞察世事、看透本质的智慧,进而让人有豁然旷达之感。当然,叔本华的观点也并不全都正确,特别是他对于女性的看法,历来都是被人诟病、批判的对象。那是叔本华晚年写作的一篇名为《论妇女》的文章,文中他认为,妇女除了公认的生儿育女和安慰、照顾年老多病的男人的能力外,几乎没有别的优点。她们很适合这一角色,因为妇女更具有同情心,但是叔本华却由此认为女性缺乏推理与思维能力。他毫不掩饰地说:“她们本身幼稚、肤浅、缺乏远见,一句话,她们终其一生就是成年的孩子”。相信如我一样,多数读者对于他的看法定是不认同的。只是,在不认同的前提下,我们又当如何理解叔本华的女性观呢?
叔本华对于女性的看法实属个人偏见。哲学家也是人,是人都会有自己的偏见。人的偏见往往来源于自己的经历与体会。叔本华对女性偏见的形成也是如此。叔本华一生中与他关系密切的女性主要有四个:母亲约翰娜、妹妹阿黛勒、情人米登、房东太太马尔凯。这四人中,阿黛勒与米登与叔本华的关系较好。而母亲约翰娜、房东马尔凯给他的印象是极其糟糕的,尤其是母亲约翰娜让叔本华十分厌恶,以至最终断绝了往来,就连母亲的葬礼也未参加。所以,叔本华对于女性的偏见中很多暗含着对于母亲的怨恨成分。
用现在的话说,约翰娜年轻的时候是名文艺女青年,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她讲的一口流利的英语,熟读经典英国散文诗歌,而且有迷人的仪态、出色的社交能力。18岁的约翰娜优雅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叔本华的父亲,她最终嫁给了这位年近40岁的富足商人。对这桩婚姻,约翰娜从不讳言其并不是爱情的结合,而只是为了凭借丈夫的财富去购买她想要的任何东西。或许正是母亲这种初衷,导致叔本华母子关系的恶化。1805年叔本华的父亲去世后,母亲约翰娜变卖家产并带着女儿离开汉堡前往魏玛居住,去实现她的文艺梦想去了,而叔本华则继续留在汉堡极不情愿地当他的商人学徒。
此后,约翰娜跻身文化上层的道路相当顺利。她在魏玛结识了歌德,并且出版了自己的小说与旅行回忆录。叔本华认为母亲写的都是没有什么营养的、消遣娱乐的文字,但约翰娜的作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相比之下,叔本华的书出版后,多数是被积压在仓库中。叔本华母子对于彼此的著作互相瞧不上。约翰娜说叔本华的书是写给药剂师看的,一本都无法卖掉;叔本华反唇相讥,说约翰娜的书在废旧的仓库都找不到的时候,他的书还在被世人阅读。
事实证明,他们的看法都是正确的。约翰娜生前的名声远远盖过叔本华。成名后的约翰娜继续发扬喜好社交的天性,经常在家中举办各种沙龙、party。起初,叔本华还想借此类活动推销下自己的哲学著作,怎奈与会名流对于笑谈八卦的兴趣远远高于严肃哲学,即便偶尔得到点鼓励,事后也发现不过是客套罢了。于是,他渐渐地反感母亲这种无节制的社交挥霍。
真正导致二人决裂的是因为双方对于各自密友的不能忍受,叔本华不能忍受约翰娜的好友格斯滕贝克,一位追求者;约翰娜看不惯叔本华的密友甘斯,一位支持叔本华与母亲对着干的同盟。这两人偏偏要围着叔本华母子身边打转。约翰娜给叔本华下了最后通牒,让他带着朋友甘斯一起从家中离开。起初,叔本华还想通过交房租的形式继续留在家中,不过约翰娜并不想做他的“房东太太”。1814年,随着叔本华离家后那声重重的摔门声,母子二人间的那扇门也永远关上了。叔本华对母亲的怨恨到了极点。约翰娜不愿再当叔本华的“房东”,因为她知道跟这位性格忧郁、脾气古怪的“房客”相处并不容易。后来,叔本华与另一位房东马尔凯发生的官司纠纷,再次证明了“知子莫若母”这句话的正确性。这位马尔凯也是一名女性。
对于女性的偏见,使叔本华抱定一生独身的观念。像近代许多哲学家那样,为了达到所追求的思想目标,他们需要安宁、清静、离群索居的孤独生活。叔本华对于婚姻与独身的格言便是这种看法的集中体现,他说:“婚姻生活=战争+贫苦;快乐单身=和平+富足”。因为这种顽固偏见,他身边始终没有个贴心的女人,就连与他保持关系10年之久的情人最后也离开了。在其评传作者美国人皮特·刘易斯看来,“鉴于他的女性观点,叔本华从未成为一名丈夫实乃幸事”。我以为然。
哲学的英文是philosophy,其意为“爱智慧”,那么,哲学家即为“爱智慧的人”或“充满智慧的人”。不过,即便是爱智慧的人,他说出的话也并非全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