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9日 星期日
祁连山下,他们用创新托举战鹰
——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务大队科学保障飞行安全57年纪实
本报记者 张 强

    一会儿趴伏于机翼下,一会儿钻进座舱里,拆装机轮、巡查机身,起落收放信号系统一线检查仪、飞机“健康档案”等高科技手段轮番上阵……9月27日5时许,祁连山下,寒意袭人,夜色还未散去,西安飞行学院某旅机务大队官兵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架架战机在他们的护佑下,穿云破雾,消失在天际间。

    这样的场景,已经重复了半个多世纪。这个大队维护过8种机型,安全保障飞行34万余小时,147万余次起落,创下了保障飞行安全57年的纪录!其间,135批、3000余名学员从这里飞向蓝天,“英雄航天员”费俊龙、三夺“金头盔”的蒋佳冀等名字璀璨夺目。

    在这里采访,科技日报记者看到的是大队官兵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强军之路,看到的是他们用创新托举战鹰腾飞的壮歌!

    科技成为战斗力的加速器

    9月27日,飞行训练正有序进行。起飞线飞参判读室内,飞参主任高辉善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各种颜色的曲线,逐个数据进行判读,细致分析着飞机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

    在这个大队,通过飞机“健康档案”中重要的参数指标——飞行参数数据库的前后纵向对比,查找各项参数趋势变化的方式,来有效预防预测故障隐患,提升机务保障的效率和针对性,已成为常态。

    他们率先为战机建立了一份“健康档案”,将过往故障绘制成动态曲线。同时,对飞参系统进行了改进,加入190余个判定条件,打造了一套以飞参数据为判定标准的专家系统。目前,这套新系统已经发现和预防飞行故障700余次。

    记者了解到,自从有了飞机“健康档案”,以往需要多次论证、确认的故障,现在一测就准,一查便知。

    创新是一支军队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这一点,该大队官兵早已铭刻心头,成为自觉行动。

    某型飞机配发该旅后不久便出现了机载发电机故障率高的情况,极易发生险情。素有“活的电路图”之称的特设主任鲁卫福主动与厂家联系,共同进行发电机的革新和改进。2015年,“某型战机直流发电机综合改进工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如今,这项成果已向全军推广,而鲁卫福也被空军评为“高层次科技人才”。

    用创新简化战鹰保障流程

    “神了!这公式真好用”。那年夏天,经过前后5次验证,某型教练机校靶工作采用传统校靶法和大队官兵独创的公式计算法结果一致。这意味着从此校靶工作的效率提高了近10倍!

    飞机校靶水平的精准度是飞机能不能打得准的关键。以往,该型飞机每次打靶前校靶都是个头疼活儿。校一架飞机需要5—6个人协作,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

    面对几十年一直沿用的方式,原军械主任郑建锋想到了创新。半年时间里,他带着大家把5年里所有的校正数据翻了个遍,推导出校靶水平计算公式,并命名为“四点水平”校靶法。校靶时,只要分别读出左右和前后的水平点读数,再套入公式进行运算,很快就能得出调整量。原来需要一个多小时的工作量,现在仅需10分钟。

    科技创新的魅力,让人乐在其中。如今,创新已经成为大队官兵共同的习惯。

    以往排除起落架语音提示故障,几乎要花六七个小时。副大队长戴亮带领大家完成的某型教练机起落收放信号系统一线检查仪,将故障排除时间缩短到短短几分钟。

    发动机定检孔探时,由于空间狭小,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把螺钉掉到机舱内。机务兵熊小勋经历了60余次失败和改进后,设计了“会拐弯”的孔探专用套筒,极大提高了检查效率。

    让科学管理为战鹰护航

    “机务工作,不是100分就是0分”。这是机务大队每一名官兵的工作准则。为了保障战鹰能以“100分”的最佳状态飞上蓝天,他们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科学管理。

    2016年8月,大队创新的单放培训“站位检查法”正式投入使用。在外场,记者看到机械技师、四级军士长李晓锋正在使用“站位检查法”进行检查。他拿着的一本手册引起了记者兴趣,操作规程、易发故障、实践经验都浓缩其中,只需“按图索骥”,就能确保各项工作精确到位,可视化、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的新理念,使得保障效率大增。

    看着又一批新鲜血液充实到了保障一线,大队长黄国龙高兴地说:“‘站位检查法’使得单放机械师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真正实现了使他们从站位向战位快速转变。”

    这些年来,他们先后完成液压脱胎器、马蹄形螺杆拆卸器等10多项技术革新,摸索总结的某型高级教练机定检PDCA质量管理模式等多项保障模式大大提高了装备使用效益,先后有100多人被评为专业技术能手。大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2次,连续24年被空军评为“优质安全机务大队”,并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