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1日 星期四
科幻里的科学 为啥负面居多
文·许秀华
科幻电影《银翼杀手》剧照

■科幻评论家

    要说世上谁最“坑”科学和科学家,非科幻作品莫属。

    这是科幻作品的本质决定的。

    科幻作品不仅畅想科技的可能发展方向,更要探讨在这些科技带给人类的巨大社会变迁中,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新变革的关系,最终会将人类带往何处,提醒人们趋利避害,对科技可能带来的副产品提前加以预防。

    科幻作品不是学术论文,是市场化的文艺作品。为了吸引读者,要有故事性。而故事性的前提,必须是戏剧冲突,有价值观或者利益对立的两方。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吸引读者或者观众,为了营造出人意料的效果,科幻作品要刻意地挑战一下人们既有的价值观,不是崇拜科学,而是更多地反思科学。

    科幻作品虽然也姓“科”,但是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科学的“反对党”。这种反思性意见的存在,正如苦口的良药,可以督促科学界不要沉溺于自身的好奇心,而要考虑到新发现、新发明被居心不良者采用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以及,科学家虽然出于良好的动机,要为人类创造福祉,却由于认知局限不能发现潜在的风险,而好心做坏事;甚至,一种新的技术发明,比如我们最熟悉的移动互联网,它怎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继而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等。这两三百年来科技的发展虽然在促进人类的平等,消除社会不公平上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必须随时提防,科技是否也能够制造人类的不平等,加剧社会的不公平,促进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最终撕裂人类社会。我们要防止科技之“失”之“错”,即使这个概率非常低。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幻作品就是让警钟长鸣的“敲钟人”,科学和科学家应该欢迎这样“被坑”。科幻能促使科学家的目光不再只在实验室的四壁中来回反射、折射,在本领域内死循环,而是更多地关心社会问题,关心人类的发展。当更多科学家的目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怀着关爱望向广袤的人类时,科幻作品里设想的那些带有悲剧性的事件发生的几率才会被降至最低。

    道理上是这么说。实际上,在科幻作品中,高智商低道德,有着极强的技术能力,却有着极弱的人性意识的邪恶科学家比比皆是。这固然是故事情节的需要,但一个负面作用则是强大的文学感染力会让公众相信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着这样一批邪恶科学家,正在我们的视线之外,躲在实验室里鼓捣着什么邪恶的事情,于是他们不由自主地会去寻找。当某些领域出现了科学争议时,有些人自然就会相信,邪恶科学家们已经在付诸行动了,于是以道德审判代替科学讨论,某些领域的科学家就背上了黑锅。

    科幻领域最常用的两个题材,一个集中在生命科学领域,一个集中在航天领域。航天毕竟离日常生活有点远,科幻作品的邪恶科学家仍然只能停留在作品里。生命科学则不一样,太快的发展,太多的技术突破,产品离日常生活太近了,由不得大家不把科幻作品导入生活。于是,躺枪。其实,这真不怪科幻作品!因为这些领域的科学家们同样可以用科幻的手法描述未来的美好的科技新生活。即使在美好的生活里,仍旧是有戏剧冲突的,这取决于看待世界的视角!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