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报讲武堂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近日刊文称,航空母舰特别是美国航母近来在媒体上成为众矢之的。在各国纷纷压缩防务预算的时代,裁减这类武器的时机已经成熟。
“航母时代真的终结了吗?”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毕竟,从技术角度来看,一种先进武器从诞生就意味着要被另一种先进武器替代或击败。
但国防科技大学军事专家曾华锋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宣告航母时代的终结还为时尚早。因为,无论在局部战争行动中还是大国博弈中,航空母舰的战略支援作用和威慑符号价值尚无可替代,甚至派遣航母介入已成了某些大国耀武扬威的惯用手段。不过,武器的进化永远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在人类军事史上,航母从其投入实战开始,就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硬伤,这也是世界武器发展的普遍逻辑。”
这些硬伤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目标巨大,较难通过隐身技术降低可探测性。航空母舰本身就是一个移动的机场,自身是没有作战能力的。因此,航母要想真正形成战斗力必须以航母编队的形式投入战场。整个航母编队通常由航空母舰、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和后勤舰艇组成,一般有7至11艘船只。如此规模庞大的编队带来的是各种信号特征的组合放大,相当于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天然靶场。
二是建造、使用、维护成本高。一艘9万吨级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按照研制时期1982财年的预算,假设其服役30年,整个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高达468亿美元。而2013年下水的“福特”号航母,单单造价就比“尼米兹”级高出3倍,其全寿命周期费用预计将超过2500亿美元。
三是网络化信息链路容易遭到攻击。由于航母编队作战协同的需要,航空母舰还担负着指挥整个编队的任务,对信息系统十分依赖。在目前信息传输高度依赖卫星网络的情况下,打击航母编队赖以运转的空基信息系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致盲整个编队,从而瘫痪其战斗力。
外媒刊文中列举航母所受的威胁主要有两种,一是针对航母的武器越来越多;二是航母如果远离反舰武器攻击范围,舰载机也无法发挥作用。那么,这些问题真的不能克服吗?
国防科技大学石海明副教授指出:“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并非是针对航母的武器变多了,而是航母作为大型舰船,就有许多武器针对其,早在二战时,围绕航母的攻防对抗就进行过。军事技术发展的规律之一就是矛盾攻防转换,因此,今天世界范围内的航母平台与攻击武器都变得强大了,这也是军事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石海明表示,对抗航母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就是“航母杀手”反舰弹道导弹。从理论上讲,利用弹道导弹从空中垂直打击航母无疑是最为直接的反制手段。但在现实中,此法也不得不面对反导武器拦截、精确制导困难、航母迅速机动等重重难题。因此,航母的生存威胁虽然存在,但并非无解。目前,一个航母编队的攻击范围很难超过反舰弹道导弹的打击射程,这需要航母编队在进入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范围内时倍加小心。是否远离海岸取决于航母编队指挥官愿意为作战行动冒多大的风险。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远离海岸也并非航母自保的万全之策。
曾华锋说:“其实,在航母这一武器概念萌芽阶段,军事科学家们就已经在思考和解决航母的生存问题了。随着海上矛与盾的博弈不断推进,针对航母的武器有了进步,航母的生存也有了更多的保障手段。从军事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看,今天的航母已不仅仅是一个战争工具,它还承载着战略符号意义。”
“从航母本身来讲,舰载机种类的丰富已经能为航母提供一定的信息保障和火力保障,而信息保障则对整个航母编队的生存和战斗力发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整个航母编队来讲,每艘舰艇都担负各自的任务,包括防空、反舰、反潜、侦测、制导、保障等,以确保航母本身的安全和整个编队战斗力的发挥。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客观地看待航母面对的种种威胁,而非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石海明特别指出。